第3期
北湖区植保植检站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根据冬后病虫基数实地调查、气象资料及历年病虫发生规律、结合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布局等因素,预计我区今年病虫害发生情况中等偏重发生。具体预测及分析如下:

一、病虫发生趋势

(一)水稻主要病虫:全区计划种植水稻11.6万亩,其中早稻1.0万亩、中稻9.6万亩,晚稻1.0万亩。

1.稻瘟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1万亩次。

2.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2.2万亩次。

3.螟虫:二化螟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3万亩次。

4.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2.6万亩次。

5.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6.9万亩次。

6.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轻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次。如遇到有利于发生危害的天气,发生程度可能会加重。

7.其它病虫:稻曲病、稻秆潜蝇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可能为害较重。

(二)玉米主要病虫害

草地贪夜蛾: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45万亩次。

(三)蔬菜主要病虫害:

美洲斑潜蝇、甜菜夜蛾、豆荚螟、炭疽病、霜霉病中

等发生;蚜虫、菜青虫、斜纹夜蛾中等发生。

二、预测主要依据

(一)病虫冬后基数:根据冬后调查,二化螟:亩活虫数平均5057条,较去年增加5.9%;死亡率1.3%,较去年减少10.6%。纹枯病:亩平菌核量8.9万粒,略高于去年。稻瘟病:谷粒带菌率0.55%,稻草带菌率4.3%,略高于去年。

(二)气候条件:气象部门预计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有阶段性低温阴雨寡照天气,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雨水相对集中时段,强降雨局地极端性强;7月中旬至9月高温日数多,发生较重干旱风险高;强对流天气也多,有利于病虫害发生。

(三)品种布局与栽培管理: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优质稻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品种也出现多元化,有效虫源田面积增大;同时,耕作方式趋向简便化,少数农户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高、稻桩收割较高,都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