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 |
平江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7月24日 |
我县今年计划粮食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其中早稻 33万亩、中稻和一季稻25万亩、晚稻35万亩、玉米4万亩、大豆3.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0万亩以上:其中油菜30万亩以上、蔬菜17.4万亩、茶叶9.68万亩、果树15万亩,中药材8.21万亩,其它经济作物5万亩以上。
当前,平江主要农作物中,早稻大部处于成熟期,大部分已收割,中稻处于分蘖期。今年上半年二化螟病虫害,发生情况比去年较重,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同比去年发生轻,自6月18日至6月25日,连续降雨天气,适温高湿的天气条件有利于稻瘟病发生流行,在安定镇止马村、三市镇渡头村、三墩乡戴市村、伍市镇栗山村、长寿镇国富村等部分早稻田穗颈瘟白穗率达20%以上,个别丘块高达50%以上;部分地区呈重发态势;中早39、中早77、中安2号、中组126号等部分常规稻品种发病较重。我站于6月中下旬下发多次防控通知,指导督促全县各乡镇迅速监测防治,全县早稻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生大面积蔓延暴发,据统计调查稻瘟病发生为害面积500亩。早稻已进行多次防治(主要是普防二化螟、稻瘟病,兼防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及根结线虫病,以及做好水稻细菌性病害预防工作),大部分防控效果均在85%以上。
下半年发生趋势分折:
二化螟:混栽区2代危害一般,3、4代危害将加重,部分区域为大发生,预测发生面积可能达到100万亩次;
稻飞虱:一季稻、晚稻中后期4、5代发生危害严重;预计后期虫量大、局部为害重;大发生,预测发生面积可能达到8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预计会随着台风影响加大加重,区域间发生不平衡,品种间发生差异大,第3、4代发生程度较重,大发生,预测发生面积可能达到80万亩次;
纹枯病:今年整体发生情况相比去年偏轻,水稻分蘖末期进入发生流行盛期,发生流行速度快、时间长、面积广、为害重,预测发生面积可能达到70万亩次;
稻瘟病:中、晚稻穗期如遇持续高温阴雨天气,易诱发大面积暴发;在山区、老病区和易感病品种上流行风险较高,穗期如遇持续阴雨天气,极易诱发大面积暴发;预测今年发生重于去年同期,面积可能达到1万亩次;
稻曲病:预测中、晚稻局部地区感病品种发生较重,若破口抽穗期降雨频繁,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发生危害,预测发生面积可能达到10万亩次;
蔬菜病虫:全县计划种植蔬菜17.4万亩,全年病虫害合计预测发生面积可能达到100万亩次。蔬菜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虫害重于病害。其中: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白粉虱、甜菜夜蛾、豇豆荚螟、菜蚜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豆野螟、烟青虫、小地老虎中等偏轻发生。瓜类枯萎病为中等偏重发生;辣椒病毒病、辣椒炭疽病、十字花科菌核病、霜霉病、灰霉病、作物疫病、白菜软腐病、茄科作物青枯病等中等发生,猝倒病轻发生。病虫害发生面积同比增加15%以上。
今年6月份稻飞虱虫口迁入基数低于于上年,根据历年监测经验,7月中下旬以后,受台风气候影响,不排除境外虫源迁入量存在增加风险。根据专家分析预测,8-9月气候有利于稻飞虱等病虫害的繁殖和迁飞扩散,对平江中晚稻生产构成较大成灾风险。平江县农业农村局要求切实加强防控,严防病虫暴发成灾,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秋粮丰收。
一是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在全县开展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的监测调查、技术指导和测报培训等。及时掌握病虫动态,准确预报预警,为我县病虫防控决策和实施提供信息支撑。今年新增虹桥镇、南江镇、伍市镇性诱测报灯6盏和三市镇太阳能测报灯1盏,测报手段更为先进。县站培训指导全县26个乡镇街道(园艺中心)测报员加强田间监测预警,并及时开展大面田间调查,及时掌握水稻病虫发生情况动态,重点抓好中晚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的防治,及时编发《病虫情报》,并通过村村响广泛宣传虫情信息,科学指导农民适时防控,防止因病虫害监测和信息传递不到位贻误防治时机。
二是强化防控督促指导。农业农村局制定了股室技术干部联乡镇责任制,组织26名专技干部深入一线,指导农民科学安全用药,注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7月份开始我局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指导,特别是植保体系和技术薄弱乡镇将加强技术指导。
三是创建绿色防控示范区。今年以来,平江县植保植检站坚持以“农药减量增效”为中心工作,以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为抓手。采购二化螟性诱捕器3000套与诱芯10000根,覆盖了全县26个乡镇街道(园艺中心),在安定镇、伍市镇各创建1个2000亩以上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推进示范核心示范区,在加义镇、梅仙镇、板江乡、天岳街道各创建一个500亩以上的示范区;在其他乡镇各创建了一个300亩示范区。指导支持乡镇种植大户规范创建,引导有标杆引领作用的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全程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实施,采用农业防治(统一品种及栽培模式)、 生态调控、理化诱控、性诱、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辐射带动面积近20万亩,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和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关键技术覆盖率95%以上,综合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区域内水稻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农产品质量合格率100%,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杜绝高毒农药使用。
四是压实防控责任。依法依规落实病虫害防控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原则,加强对中晚稻病虫害等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压实防控责任,多渠道增加投入,今年我县支持力度大幅加强,县财政专项下半年将继续投入配套支持资金,并安排一定的扶持和工作经费,强力有效地支持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落实防控工作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损失,努力夺取秋粮丰收。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合理轮换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