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 |
临湘市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4月29日 |
一、发生趋势预测
据冬后螟虫基数调查,全市二化螟亩平残存虫量16019头,具备中等以上发生虫源。综合气象、作物布局及栽培措施等要素分析,预计今年我市一代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局部混栽区将偏重发生,为害上升趋势明显。
二、发育进度预报
根据越冬代发育进度调查,结合近期灯下虫情与性诱监测,4月19日进入羽化盛期,4月25-27日进入羽化高峰日;预测第一代二化螟卵孵盛期为5月3日,卵孵高峰日为5月9-11日。
三、防治意见
我市今年4月份气温偏高,有利于二化螟的发育与繁殖,且鉴于螟虫发生区域性差异大,发育进度极不整齐。各镇(街道)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田间调查,并结合实际校正防治适期,按照“早插早防”原则,分类指导抓好一代二化螟的防治,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后段防治压力。
1.防治适期。5月7-15日。早稻早栽插田、长势嫩绿田应适当提前施药;中稻区要抓好秧田防治,移栽前施好“送稼药”。
2.防治对象。主攻一代二化螟,注意查治稻水象甲、稻蓟马和福寿螺。
3.防治措施。大力推行推广应用性诱、灯诱等技术进行综合防治。二化螟虫口基数较大时,推荐选用高含量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金龟子绿僵菌、溴氰虫酰胺等药剂防治,并注意轮换用药;防治稻水象甲可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稻叶瘟病可选用三环唑、肟菌·戊唑醇;防治福寿螺可选用70%杀螺胺、6%四聚乙醛等药剂。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