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 |
新田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4月23日 |
根据我县历年来早稻病虫发生实况和冬后病虫基数调查,结合农作物生产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农业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全县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水稻病虫总体中等偏重发生,玉米病虫中等偏轻发生,柑橘病虫中等发生,蔬菜病虫中等发生,个别有害生物大发生。具体预测如下:
一、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
1、水稻病虫害。预计今年我县水稻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稻飞虱总体大发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稻秆潜蝇、稻象甲、水稻胡麻斑病中等发生;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对水稻危害在加重;稻蓟马、稻椿象、稻瘿蚊、稻曲病、稻蝗等病虫害在个别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发生。
2、玉米病虫害。预计玉米主要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蚜虫、草地贪夜蛾偏重发生;玉米螟、玉米纹枯病、玉米锈病、小斑病中等发生,部分田块偏重发生。
3、柑橘病虫害。预计柑橘主要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柑橘木虱、红蜘蛛偏重发生;潜叶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粉虱类、锈壁虱、炭疽病、溃疡病、树脂病中等发生;蚧类、花蕾蛆、疮痂病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
4、蔬菜病虫害。预测蔬菜主要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菜蚜、瓜实蝇、粉虱(设施蔬菜)偏重发生;斜纹夜蛾、菜青虫、黄曲条跳甲、烟青虫等主要害虫中等发生,部分地区偏重发生;小菜蛾、十字花科霜霉病、白菜软腐病、作物疫病、灰霉病、辣椒炭疽病中等发生;其他病虫害偏轻发生,部分地区中等发生。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
水稻:据我站在定点调查及全县除门楼下乡外的12个乡镇随机进行水稻病虫越冬基数调查,二化螟越冬活虫数加权平均为5091条/亩,二化螟冬后死亡率为3.1%、比去年略高。
玉米:玉米螟越冬虫量全县加平为4.1头/百秆,低于上年同期(5.21头/百秆),高于近3年均值(3.58头/百秆)。
柑橘:红蜘蛛平均百叶虫量79只,最高281只/百叶;溃疡病发病以橙类为主,平均病叶率0.23%。
2、气象因素:去冬今春我县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较常年偏少,有利于螟虫的越冬,且高温会导致螟虫生育期缩短,有利于虫口密度快速积累。3月中下旬冷暖气流交接频繁,伴有降雨大风天气,有利于迁飞性害虫迁入。我县常年5月中下旬~7月上旬处于汛期,雨水偏多且集中,有利于“两迁”害虫迁入和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同时又不利于防治。汛期结束后,如遇持续性高温干旱天气,会导致病虫防效减弱,害虫抗药性增强。
3、耕作栽培因素:
水稻: 一是全县水稻机收面积为主,但由于机收田稻桩留得高,非常有利病虫害的越冬;二是种植结构不合理、优质稻逐年增大、品种抗性退化,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三是一季稻、双季稻混栽,且栽插期拉长,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极有利水稻病虫转株扩大为害;四是一些高产栽培措施和部分农户偏施、迟施氮肥等种植习惯,使水稻田间植株生长量大、田间密蔽度高,易形成高湿荫蔽的田间小气候,非常有利于害虫的取食与增殖以及病害的发生流行。今年早稻栽插较早,育秧工厂已开始栽插服务,也为迁飞早、羽化早的害虫提供充足食料以及产卵繁殖场所。
玉米:全县玉米种植区域广,播种期、生育期不一致,连作和插花种植现象普遍,春、夏、秋季均有种植,桥梁田块多,食源充足,有利于草地贪夜蛾在本地发生为害。在玉米生产管理上农户对病虫防治意识差,有利于病虫种群持续积累和辗转为害。
柑橘:因劳动力缺乏、果农种植成本逐年上升,再加上近几年种植效益欠佳等原因,部分果园疏于管理,有利于病虫害发生。春夏梢萌发量大,梢期长,食料丰富,有利于红蜘蛛、柑橘木虱、潜叶蛾等发生。
蔬菜:全县蔬菜品种多,一年多茬,播期不一,插花、连作、套种等现象普遍,有利于害虫增殖危害和病害流行期拉长。全县蔬菜以分散种植为主,且蔬菜病虫害种类多,主要害虫田间发生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导致防治难以统一,随意性大,防治效果不佳,有利于病虫害交替发生为害。
4、其它因素:作物病虫对防治药剂多年使用产生的抗性以及适应性的提高,增加了防治难度。如: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抗性升高;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等。
5、去年我县部分区域福寿螺危害面积逐年增加,由于长期防控不力,很有可能导致今年早稻大面积发生危害。
三、防治指导意见
1、加强田间病虫调查指导,做好宣传。各乡镇要加强田间调查,及时掌握辖区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根据我站的病虫情报,及时、准确地把病虫害重点防控对象和最佳防控时间,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手机微信、手机短信等各种形式,传递至广大种植户。大力宣传禁用农药不能用,常规农药科学用,生物农药优先用,化学农药减量用。
2、大力推广统防统治。坚持绿色防控与应急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推进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控害效果,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增加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化学农药使用量。确保农作物丰产、农民增收。
3、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坚持防治效果与确保粮食安全并重的原则,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施药机械,使用增效助剂。各乡镇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适时防治、对症选药、适量用药。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