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 |
平江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3月12日 |
全县进入早稻播种育秧关键时期,抓好早稻秧苗期病虫害防治,压低病虫基数,培育足壮秧苗,为实现早稻单产提升、保障全年粮食稳产丰收,请各乡镇(街道)认真抓好早稻秧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
一、做好浸种消毒
在清水浸种10-12小时后,用强氯精500倍液或25%咪鲜胺或25%氰烯菌酯2000-3000倍液浸种10-12小时,漂洗干净后继续浸种催芽,有效预防苗期稻瘟病和恶苗病等种传病害。包衣种子直接采用日浸夜露的方式用清水浸种2-3天,每间隔10-12小时换水一次。
二、做好药剂拌种
种子催芽后选用70%吡虫啉或30%噻虫嗪等药剂拌种,预防白背飞虱、稻蓟马、稻秆潜蝇等害虫;选用肟菌·异噻胺或精甲霜灵或精甲·咯·嘧菌等药剂拌种,预防水稻恶苗病、烂秧病等主要病害,或选用噻虫·咯·霜灵等药剂拌种预防恶苗病、烂秧病、稻蓟马等多种病虫害。注意选用持效期长的拌种药剂。
三、做好苗床土和育秧基质消毒处理
选用30%噁霉灵或25%咪鲜胺或70%敌磺钠对苗床土进行均匀喷雾消毒,旱育秧、地膜秧、温室大棚育秧基质于播种覆土后均匀喷洒于床内,预防烂秧病、水稻恶苗病等病害的发生。
四、抓好苗期病虫害防治
1.烂秧病。生理性烂秧表现为秧苗黄弱、根少发黑、无病原物。在苗床土湿度过大时,应及时揭膜晾床,增强土壤通透性,防止造成生理性烂秧。气温较高时,要控制秧苗水分过快蒸腾,防止出现生理性失水、白芽或青枯死苗现象。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剂提高抗逆性。侵染性烂秧包括绵腐病、立枯病、猝倒病等,发病初期时,立即揭膜晾床,可选用噁霉灵、敌磺钠、咪鲜胺、精甲·噁霉灵、甲霜·噁霉灵、甲霜·福美双、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止病害扩展。发生严重时,秧田应及时换清水2-3次后再施药。
2.水稻恶苗病。苗期恶苗病发生普遍时,要抢农时重新补种其它抗病品种。
3.苗稻瘟病。发病初期可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嘧菌酯(25%以上)或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兑水均匀喷雾。发病重的秧田,隔7-10天再补治一次。
4.稻秆潜蝇。为害株率达到1%以上时,选用呋虫胺、高含量吡虫啉等防治。
五、打好“送嫁药”
水稻移栽前2-3天,施用秧苗“送嫁药”,以有效降低病虫基数,减少大田用药量。针对稻瘟病老病区或易感品种,可在水稻移栽前采取三环唑浸秧或带药移栽,有效抑制大田期叶稻瘟的发生和蔓延;防治二化螟,选用乙基多杀菌素、四唑虫酰胺、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以上)、阿维菌素(5%以上)、阿维·甲氧虫酰肼、乙多·甲氧虫、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送嫁药”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注意与拌种药剂轮换)与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的病毒抑制剂(如毒氟磷、香菇多糖、超敏蛋白等)现配混用。此外,可应用赤·吲乙·芸苔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诱抗剂,提高水稻抗逆性。
六、春季灭鼠
3月中旬在鼠害繁殖高峰前开展一次全面的灭鼠工作。防治药剂:采用溴敌隆、敌鼠钠盐、溴鼠灵等毒饵,注意轮换使用,防止害鼠产生抗药性。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等使用农药。
3、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