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汉寿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2月25日

切实抓好当前以油菜菌核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控

一、发生态势

当前,油菜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霜霉病和蚜虫等。

1、油菜菌核病:据我站系统调查,子囊盘于2月2日始见,与常年相近。2月25日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子囊盘13.3个,高达25.2个;叶病已始见,叶病株率平均1.3%,高达8%。结合气候、栽培、长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呈大流行趋势。

2、霜霉病:中等发生,平均病株率6.7%,高达16%。

3、蚜虫:中等偏轻发生,平均有蚜株率5.3,高达12%;平均百株蚜量164头,高达476头。

由于油菜生长前期气温偏高,油菜长势旺,抽苔早;目前油菜即将进入始花期,菌核病流行高峰期与危险生育期吻合,蚜虫造成伤口、后期田间适温高湿的小气候环境等因素将更有利于病害流行,为此望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当前以油菜菌核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指导,切实做到应防尽防,保障春季作物生产安全。

二、防治意见

1、农业防治:及时清沟理墒、排湿防渍,降低田间湿度;盛花期及时摘除枯枝病叶,带出田外,并集中堆沤处理,减少田间再侵染源;合理施肥,避免苔花期大量施用氮肥造成徒长倒伏;积极采用配方施肥和叶面肥,增施磷、钾、硼肥,增强植株抗病的能力,防止“花而不实”。长势较差的田块可增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进行修复,促进油菜生长,提高油菜产量。

2、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油菜叶病株率达10%以上、茎病株率1%以下时用药防治。一般防治1次,在盛花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施药。如开花期-角果发育期遇阴雨,则需防治2次,第一次防治在盛花初期(主茎开花株率达95%以上、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施药,第二次防治在盛花期施药。

3、防治药剂:

①菌核病:菌核病发生初期可选用盾壳霉、木霉菌或地衣芽孢杆菌等生防菌防治,发生较重时可选用氟菌·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丙硫·戊唑醇、丙硫菌唑、啶酰菌胺、菌核净、咯菌腈、咪鲜胺、腐霉利、咪鲜胺+多菌灵、多菌灵等药剂。

②霜霉病:防治初花期叶病株率10%以上或病株率20%以上田块;可选用烯酰吗啉、霜霉威盐酸盐、精甲霜灵、啶氧菌酯、嘧菌酯、烯酰•唑嘧菌等。

③蚜虫:防治有蚜株率10%以上的田块;可选用啶虫脒、印楝素、烯啶虫胺、鱼藤酮等。

注意事项:

1、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科学选用农药,注重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性。

2、农药配制中要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浓度采用二次稀释法科学配制,减少药害的发生。

3、选用对蜜蜂安全的药剂品种,在清晨或傍晚施药,以减轻对蜜蜂的直接毒害,避免盛花期施药对蜜蜂的不良影响。蜜蜂饲养区禁止使用吡虫啉、噻虫嗪等新烟碱类药剂,防止蜜蜂中毒,确保采蜜安全。

 

公益提示: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2.积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助力化学农药减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3.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等使用农药,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实行农药包装废弃物统一回收、集中无害化处理,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净化农田环境。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