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 |
攸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4月28日 |
一、发生动态
(一)二化螟
1.发生期。根据我站对越冬代二化螟发育进度调查、灯诱和性诱监测表明:越冬代二化螟蛹始盛期4/6-8(比去年迟4天),盛蛹高峰期4/18-20(比去年迟3天)。灯下始见蛾3/25(比去年迟4天),第一次盛蛾高峰期出现于4/17-22(比去年迟1天),预计第一次卵孵化高峰期4/28-5/2,第一次一、二龄幼虫高峰期5/4-8,预计4月底至5月中旬仍将有2个羽化高峰。
2.发生量。(1)冬后虫源基数高。根据我站调查,2025年全县冬闲田、油菜田、绿肥田每亩加权平均越冬虫量达2.07万头(去年1.5万头),其中冬闲田亩平越冬虫量达3.76万头(去年3.05万头)。(2)灯下诱蛾量大。联星街道七里坪社区、新市镇大同村智能监测点灯诱结果表明:今年两个智能监测点3/25(始见蛾)-4/28灯下诱蛾总量为1629头,较2023年、2024年同期分别增加95%、143%。新市镇大同村智能监测点诱蛾高峰期4/17-22逐日诱蛾量分别为119头、57头、226头、261头、262头、193头,蛾峰期较长、每日诱蛾量大,4月下旬蛾量仍偏高。
(二)稻瘟病
今年全县早稻主栽品种为中安2号、中安早35等易感稻瘟病品种。加之2024年全县早稻稻瘟病普发、重发,穗颈瘟发生面积高达1.23万亩,发病田平均病穗率34.8%、最高100%,田间稻瘟病菌源充足。2025年早稻稻瘟病发生流行风险高。
(三)水稻根结线虫病
据调查,目前春联街道、网岭镇、联星街道、石羊塘镇、菜花坪镇、新市镇等区域直播早稻田发生水稻根结线虫病,发病面积超过1000亩。4/27在春联街道调查:发病蔸率100%,根结等级1-3级。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被水稻根结线虫感染发病,受害水稻根尖膨大呈钩状或短棒状,地上部分表现为叶片黄化、植株矮小、发育不良,影响水稻分蘖,造成水稻叶尖干枯、死苗、抽穗不长等,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10%左右,严重的超过50%。
二、防治意见
今年二化螟具备大暴发的虫源基数,加上今年全县早稻面积增加、播插时间提早,为第一代二化螟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化螟防控形势严峻。目前部分早播早稻田已发现明显枯鞘团,请全县各种粮户、统防统治组织高度重视,重防第一代二化螟。我站根据虫情发育进度及苗情特点,特提出以下防治意见:
(一)防治时间及防治对象
1.早直播田:第一次防治时间5月1日-5月4日,普治二化螟,预防稻瘟病,挑治根结线虫病。间隔7-10天后,再防治一次二化螟,预防稻瘟病、纹枯病。
2.移栽田及常规直播田::第一次防治时间5月5日-5月8日,普治二化螟,预防稻瘟病,挑治根结线虫病。间隔7-10天后,再防治一次二化螟,预防稻瘟病、纹枯病。
(二)防治药剂
1. 防治二化螟: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或用5%阿维菌素乳油加35%丙溴·辛硫磷乳油(或25%喹硫磷乳油等)混配使用。
2. 防治纹枯病:选用25%嘧菌·氟环唑悬浮剂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或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3. 防治稻瘟病(苗瘟):选用20%稻瘟酰胺悬浮剂或75%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稻瘟灵乳油或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
4.水稻根结线虫病:病田可用5%阿维菌素乳油或10%噻唑膦颗粒剂拌适量干细土(砂)撒施;或用5%阿维菌素乳油或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喷淋。施药后根据水稻苗情适当追施尿素或复合肥,促发新根。田间保持水层,避免根结线虫侵染根部。
注意事项:添加助剂,用足水量,注意轮换用药;田间灌浅水施药,并保持水层3-5天。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4.主动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保护农村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