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衡南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2月20日

油菜菌核病逐年成高发态势,请及时狠治

菌核病是制约我县油菜高产的最大障碍,近年来我县每年均因之减产严重,部分丘块甚至绝收。该病后期典型症状:病茎内髓部烂成空腔,内生很多黑色鼠粪状菌核;茎杆易折断,导致病部以上茎枝萎蔫枯死。

当前我县油菜已陆续进入花期,同时菌核病也呈暴发成灾趋势:全县加平叶病株率0.6%(↑4.6%),每平方米子蘘盘数2.5个(↑11.5个),同时百株蚜量84头(↑675头)。

油菜菌核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必须立足预防为主,坚持“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用药保护”的防治对策。请各乡镇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宣传,认真组织农户狠抓油菜菌核病及蚜虫的防治,确保油菜丰产丰收。具体措施如下:

一、清沟排渍,做到雨停田干。

二、人工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以减少初侵染源。

三、适当增施磷钾肥及硼锰等微量元素,防止开花结荚期徒长、倒伏或脱肥早衰,增强植株抗病力。

四、适时开展药剂防治:

①防治菌核病,最佳防治适期为主茎开花株率95-100%,为了更方便施药,当全田油菜有80%以上的主茎开花,即可进行用药防治,视天气情况连续用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防治药剂可亩用35%氟菌·戊唑醇(好事达)30毫升,或者亩用20%氟唑菌酰羟胺(夏甜)50毫升+25%咪鲜胺50毫升。如遇连阴雨、花期持续时间长等适宜病害发生流行天气,间隔10-15天进行第二次药剂预防。各地要充分发挥机动喷雾器、植保无人机防效好、效率高的优势,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以提高防治效率,确保防治效果。

②防治蚜虫可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或溴氰菊酯、噻虫嗪等药剂叶片正反面喷雾,蚜虫发生数量高的地区或田块,7-10天再防治1次,控制蚜虫危害。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第一关。

3、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