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 |
安仁县植检植保站 | 2025年05月15日 |
一、发生动态
虫源基数:去年,我县二化螟发生出现大反弹,渡口、永乐江等乡镇在晚稻上暴发,越冬基数非常大,全县加权平均活虫数8920.6头/亩,渡口乡、安平镇高丘每亩活虫数分别为201600头/亩、28160头/亩。去冬今春,我县少雨多旱,特别是今年早稻田因缺水导致翻耕灌深水灭蛹技术措施不能很好落实,全县二化螟有效虫源田多、面大,冬后基数高,有效虫源田面积27.13万亩;冬后加权平均活虫数6766.5头/亩。越冬死亡率1.85%,死亡率低,具备大发生虫源基数。
灯下蛾量:4月以来,灯下虫量大,全县4个水稻监测点单灯累计诱蛾量1844头,是去年同期的2.3倍,灯下蛾峰出现在4月24日前后。
发育进度调查: 4月中下旬调查发育进度,化蛹率4月22日达到50%以上,化蛹盛期在4月22日前后,比去年早1-2天。
田间调查:我站5月13日在渡口、永乐江、牌楼等乡镇调查,亩卵量一般为30-80块;枯鞘蔸率比上周猛增,平均枯鞘蔸率19.3%,严重丘块枯鞘蔸率30%以上,枯鞘蔸率远超了防治指标;幼虫平均密度达到18270头/亩,正处于低龄幼虫阶段。
此外,今年我县推广了较大面积易感稻瘟病的低镉品种,早稻中安2号、中早39、天龙1号(生平1号)等易感稻瘟病品种种植面积增大,比例较高,约占早稻3成,谨防稻瘟病在老病区发病流行。“两迁”害虫近期有小量迁入,田间较少查见。
综上,我县一代二化螟卵孵盛期在5月上旬,现正进入低龄幼虫为害盛期,发生程度为大发生。
二、防治意见
1、防治时间:根据移栽先后顺序,遵循“早插早打药,迟插迟打药”的用药原则于5月15日-20日普治早稻。
2、防治药剂:可选用甲氧虫酰肼、溴氰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以上)、阿维·甲氧虫酰肼、乙多·甲氧虫、氯虫苯甲酰胺等。提倡合理添加农药助剂,提高农药利用率。
注意事项:植保无人机防治亩平不少于1.5公斤。防治时田间要保留浅水层。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