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苏仙区植保植检站 2025年04月09日

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分析

根据今年天气预报资料,历年来多种农作物病虫发生实况和冬种作物习性,以及我区作物的品种布局、耕作栽培制度、抗药性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我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为偏重发生,具体发生面积、防治面积及程度如下表:

一、水稻主要病虫

病虫害名称

发生

程度

发生面积/万亩

防治面积/万亩

病虫害

名称

发生

程度

发生面积/万亩次

防治面积/万亩次

纹枯病

4

24

24

白背飞虱

3

9

10

稻瘟病

3

4.0

4.0

褐飞虱

4

35

36

南黑矮病

2

0.5

0.5

卷叶螟

4

43

43

稻曲病

2

2.2

2.2

螟  虫

4

28

28

注:发生程度,1轻发生2偏轻发生3中等发生4偏重发生5大发生。

二、蔬菜类及油菜主要病虫

病虫害

名称

发生程度

发生面积/万亩

防治面积/万亩

病虫害

名称

发生

程度

发生面积/万亩次

防治面积/万亩次

软腐病

4

2.5

2.5

蚜虫

4

4.0

4.0

炭疽病

4

3.5

3.5

斜纹夜蛾

3

2.0

2.0

霜霉病

4

4.0

4.5

小地老虎

3

1.0

1.0

瓜类枯萎病

3

0.5

0.5

小菜蛾

3

1.0

1.0

蔬菜疫病

3

2.5

2.5

菜青虫

4

3.2

3.2

豆荚螟

2

0.4

0.4

黄曲条跳甲

2

0.7

0.7

玉米螟

3

1.5

1.5

玉米蚜虫

3

1.5

1.5

草地贪夜蛾

3

1.0

1.0

粘虫

2

0.6

0.6

玉米大小斑病

2

0.3

0.3

玉米纹枯病

2

0.9

0.9

油菜菌核病

3

1.8

1.8

油菜霜霉病

3

1.5

1.5

三、原因分析

1、病虫基数:2024年上半年雨涝病虫害发生较往年重,下半年病虫害发生程度与往年持平,但去年出现了干冬现象,油菜病虫害较轻,干冬环境有利于粮食作物病菌虫口越冬,菌源虫口基数大,给今年早稻生产带来了压力。经田间调查,越冬代二化螟亩平活虫量7518条,较去年持平,但高的达29520条比去年还高,预计今年螟虫偏重发生。纹枯病亩平菌核量为9.85万粒,较去年高0.1万粒;去年中安2号穗颈稻瘟发生重,我区是稻瘟病高发地域,病菌源广泛存在,菌核量大,菌源充足,今年我区又部分种植了感稻瘟病隔低积累品种中安2号,这样加重了病害暴发的风险性,极有利于两病发生和流行成灾。

2、耕作栽培:烟稻、稻油轮作面积广,稻渔、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广,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但大户面积大,分批次多,栽培品种不一,播种期、栽插期、品种生育期不一致,插花桥梁田多,有利于病虫害发生;栽培管理粗放,施肥不合理,易引发病虫害成团发生;机收面积大,稻桩高,秸秆禁烧,有利于水稻螟虫越冬、繁殖和发生危害;在品种选择上,我区广泛推广低隔品种如中安2号等,品种抗性差,有利于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发生;水利设施条件差的稻田,要么长期深水灌溉至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另水稻与莲藕、蔬菜等作物交叉栽培,易引起药害事故,给病虫害防控造成了阻力。

3、气象因素:据气象预测,春耕春播期3月下旬天气多高温少雨且伴骤降低温,不利早稻育秧,但4月份天气正常利于早稻秧苗生长;5月进入强对流梅雨季节,6月以后气候变化多端,易出现极端的雨涝或干旱,也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的迁入繁殖和病害的流行发生。


公益提示: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