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苏仙区植保植检站 2025年03月19日

打涝菌源+翻耕深水灭蛹+性诱控害 压低病虫基数

当前正是翻田种植早稻的有利时机,请各镇广泛宣传指导各种植户积极做好这两项基础措施,对压低病虫基数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翻耕深水灭蛹:二化螟以幼虫在稻桩中越冬,2024年冬季较常年暖冬且超干旱,霜冻日也较常年偏少,有利于二化螟成活越冬,落实翻耕深水灭虫灭蛹能有效降低虫源基数,在3月下旬至4月初、螟虫羽化前,及时翻耕耙平大田,灌10-20厘米的深水,做到稻桩全部淹没,淹水7-10天后排干,这样可提高越冬蛹和幼虫的死亡率,达到压低一代二化螟虫口基数的目的。

二、性诱控害:在越冬代二化螟始蛾期,连片安置持效期3个月以上诱芯和诱捕器的性信息素,每亩1套田间均匀放置。水稻分蘖期,诱芯高于地面高度50厘米;水稻穗期,诱芯要高于稻株顶端20厘米上下。

三、打涝菌源:去年纹枯病大发生、穗颈瘟局部偏重发生,导致菌源田广、量多,病菌在稻草和土壤中越冬,翻耕前清除稻草集中处理。在春耕犁耙田时,灌深水后病菌会大量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打涝浮在稻田水面上的残渣,带出田外晒干烧毁,可有效去除菌源,减轻当年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流行,减少农药使用量。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