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 |
湘乡市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4月07日 |
福寿螺在我市多个乡镇(街道)河道及田边沟渠中有发生,我市早稻已进入移栽高峰,中稻将进入播种期,均有利于福寿螺发生为害,各地需切实加强福寿螺的监测,有福寿螺发生的田块需采取杀螺措施后再播种(移栽),以免造成缺苗少苗,秧苗移栽后加强田间调查,达防治指标及时用药防治。
一、农业措施。
1、消灭越冬螺源。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稻田作物收割后,及时翻耕晒土,保持田间干燥,破坏福寿螺生存环境。冬季清理稻田边水沟,清除淤泥和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采用药物进行防治。
2、阻断传播。在重发生区的下游片区,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进水口安装阻隔网,防止福寿螺随水进入田间。
3、人工捕杀。人工摘除卵块和结合农时捡拾成螺。在春季产卵高峰期,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沟渠边卵块,带离稻田喂养鸭子或将卵块压碎。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早晨和下午人工拾螺,也可控制为害。
4、人工诱杀。稻田淹水后,在稻田中插30~100厘米高竹片(木条、油菜秸秆),引诱福寿螺在竹片(木条、秸秆)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数量以每亩30~80根竹片(木条、秸秆)为宜,靠近田边适当多插,方便卵块摘除。
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采取养鸭食螺。放鸭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每天早晨和下午五六点钟各放养一次鸭群(每亩15~30只)到稻田和水渠中啄食幼螺,降低螺的数量,减少危害。
三、化学防治。
1、防治指标。水稻苗期1~2头/平方米,田边卵块1个/平方米,分蘖期3~4头/平方米,卵块1~2块/平方米 。
2、防治药剂。32%烟酸苯胺硫酸盐(满塘漂)悬浮剂,40%四聚乙醛(农密)悬浮剂,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26%四聚乙醛·杀螺胺乙醇胺盐(农密威)悬浮剂。
3、施药时期。两次施药:①发生福寿螺的田块需先灭螺再播种(移栽)。②播种(移栽)后视田间螺害情况施药。如螺害严重隔7-10天再施药1-2次。
4、施药方法。田边沟渠和有水层田每亩用32%烟酸苯胺硫酸盐(满塘漂)悬浮剂150克兑水60公斤均匀泼洒(或喷或淋)并保水3天,无水层(田间湿润)田每亩用40%四聚乙醛(农密)悬浮剂10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或每亩用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60公斤均匀泼洒(或喷或淋);或每亩用26%农密威悬浮剂70克兑水60公斤均匀泼洒(或喷或淋),或每亩撒施粉碎的茶籽饼3~5公斤。
注意事项:
1、杀螺胺乙醇胺盐和高剂量四聚乙醛施用后对鱼虾等水生生物影响大,施药后7天内严禁向田外排水,烟酸苯胺硫酸盐(满塘漂)特异性强,对鱼虾等水生生物友好,可用于沟渠等公共有水区域灭螺。
2、施药时田间水层1-3厘米并保水5-7天,以确保防治效果。
3、水稻直播出苗期和秧苗移栽后7天内慎用杀螺剂,避免水稻幼苗出现钝化,生长停滞,黄化现象。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