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慈利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5月07日

确实抓好一代二化螟的防治

一、 发生实况

今年,我县二化螟有效虫源田面积较大,达到了46.8万亩,各类型田加权平均亩活虫数1023.7头,高于去年,远重于常年,加之我县去冬属暖冬,今春雨水偏少,虫口死亡率较低(2.8%),故全县普遍具备大发生的基数。另外灯下虫量也较大,我县4月17日始见成虫,比去年早7天,截至到当前,单灯诱虫量532只,高于去年。另据我站5月6-7日在零溪、岩泊渡、甘堰等地调查,二化螟田间蛾量亩平42只,最高235只,亩平卵量214块,最高475块,部分田块已出现枯鞘。另外早稻本田已出现白背飞虱成虫,亩平虫量89头,最高达到235头。针对此现状,各地尤其是早稻种植区应高度重视,抢抓有利时机积极进行防治。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主治二化螟,兼治稻蓟马、稻飞虱、稻象甲、稻杆潜蝇、稻瘟病等病虫。

2、防治时间:5月10-15日,高海拔地区、移栽较迟、长势较差的田块可适当推迟3-5天。 

3、防治药剂:二化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阿维·氯苯酰、乙基多杀菌素、高含量阿维菌素、高含量甲维盐等;稻飞虱可选用烯啶虫胺、烯啶·吡蚜酮、三氟苯嘧啶等;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肟菌·戊唑醇、春雷霉素(2%以上)、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等。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