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茶陵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5月06日

狠治二化螟 预防稻瘟病 打好早稻保苗战

一、发生情况

二化螟

1、发生期:根据植保站各测报点灯下诱虫数据分析,今年二化螟蛾子始见日为4月8日与去年一致,羽化始盛期为4月13-15日,羽化高峰期为4月18日—26日,羽化盛末期为4月30日-5月4日,预计后续还有蛾峰。卵孵始盛期为4月26日-28日,卵孵高峰期为4月30日-5月8日。结合我县早稻苗情,防治适期为5月9日至13日。

2、发生量:冬后残存基数大,3月中旬至4月中旬持续调查,全县加权平均为11111.5条/亩,其中坂田到达16890条/亩。下东测报点灯下蛾量从4月1日至4月30日累计诱蛾量平均为187只/台,高峰日在4月24日,单灯蛾量为31只/台。5月6日田间赶蛾,亩有蛾量85只,亩有卵量12~26块,亩有幼虫540-724条。

3、为害情况:幼虫为害轻重各地表现不一,5月6日对沿河村、乐联村、长联村、塘富村、洞头村、管塘村、火星村、三华村、祖安村、荔市村等早稻田进行面上普查,平均枯鞘蔸率5.2%,最高35%,枯鞘株率2.7%,高10.2%。预计5月18-25日会出现一二龄幼虫为害高峰。

稻飞虱、稻蓟马

白背飞虱第一批迁入期发生在4月17-19日,最高峰日4月18日,单灯诱虫量为26只;第二批迁入期发生在4月20-22日,最高峰日4月21日,单灯诱虫量为69只。5月6日田间调查,百蔸虫量12只-37只。与往年比,来得早,虫量大。稻蓟马近年在早稻危害呈加重趋势,目前虫量比去年同期偏多,百蔸虫量45只-107只,田间已出现明显危害症状,需重点防治。

福寿螺

全县各乡镇早稻田福寿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洣水主干及其支流文江、茶水、欧江沿岸村组发生严重,稻株及田埂杂草上能见到红色卵块,目前稻田每平方有成螺、幼螺21-114颗/平方米不等,沿河村水稻幼苗已出现严重危害,稻株被害后田间出现大面积空白现象,需要及时补苗。沿洣水、文江、茶水等两岸的水稻种植户务必高度重视,需重点防治。

稻瘟病

去年低吸镉水稻品种稻瘟病发生重,致使菌源叠加积累,且广泛存在。而今年优质稻和低吸镉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大,品种抗性偏差,加上部分抗性品种已种植多年,抗性下降较快,目前个别田块已能见到稻叶瘟病斑,若不加强防治,在后期温湿度适宜条件下将会有发生流行,需提前打好保护药。

二、防治意见

水稻分孽期也叫水稻危险生育期,是病虫为害的最有利时期,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望各地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狠治一代二化螟、白背飞虱、稻蓟马、福寿螺,预防稻瘟病,压低发生基数,把握防治主动权,打好早稻保苗战。

(一)、防治对象:主攻二化螟、稻飞虱、稻蓟马、福寿螺,稻叶瘟。

(二)、防治范围:所有早稻、再生稻。

(三)、防治适期:本着早栽早治的原则,看苗情,看天气,抢雨停间隙晴好天气,主动出击。5月9日至13日为防治适期,早栽早治。注意防效检查,发现防治效果不好的,及时补火防治,确保防效过关。

(四)、防治方法:亩用5%阿维菌素或10%阿维.甲虫肼加20%氯虫苯甲酰胺防治二化螟;用75%三环唑或32.5%苯甲.嘧菌酯防治稻瘟病;用70%吡虫啉或80%烯啶.吡蚜酮或20%呋虫胺防治稻飞虱、稻蓟马;用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防治福寿螺。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药的种植户将选好的药剂每亩兑水30公斤,药剂搅拌均匀,细致喷雾。飞防作业的种植户要合理调整好飞行高度和速度,喷足药量、水量,注意飞防区周边100米范围内作物种类,防止药液飘逸产生药害。

(五)、防治要求:药量水量兑足,喷雾均匀,药后田间保水3天,6小时内下雨及时补治,注意作业安全。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