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涟源市植保植检站 2025年05月06日

打好第一代二化螟防控攻坚战

3月以来,市植保站测报人员在龙塘、桥头河、渡头塘、斗笠山、杨市等10多个乡镇调查,我市二化螟冬后基数加权平均每亩23282头,高丘达72800头,4月下旬剥查二化螟发育进度,平均化蛹率现为40.75%,化蛹进度较往年略迟,羽化率平均5%。二化螟观察区性诱始见于4月11日,比去年早4天。综合气象预测分析,二化螟羽化高峰期为4月28日-5月2日,预计卵孵高峰期为5月8日-12日。全市第一代二化螟将大发生。同时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已开始迁入,稻象甲、稻蓟马等在部分乡镇田间出现为害农作物现象,为打好第一代二化螟防控攻坚战,做到压前治小。特提出以下防治意见:

防治对象:主治二化螟,兼治大螟、稻飞虱,预防稻瘟病。

防治对象田:全市所有早稻大田和早插一季稻大田以及一季稻秧田。

防治时间:5月10日-18日或田间枯鞘株率3%时进行大面积防治,因各乡镇的二化螟发育进度不整齐,南部乡镇的防治时间适当提早两天,北部乡镇的防治时间适当推迟两天,中稻区推迟10天防治,药后一个星期及时检查防效,对防效差的大田及时补治。

防治药剂:选用下列任意药剂兑水30kg/亩喷细雾防治。

防治二化螟可选用甲氧虫酰肼或20%四唑虫酰胺或5%阿维菌素或乙基多杀菌素;一季稻秧田防治加氟铃脲;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唏啶吡蚜酮或烯啶虫胺,预防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要混配均匀,注意轮换使用农药。

注意:特别是中安2号等部分镉低积累品种要积极做好预防稻瘟病工作。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