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 |
城步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4月30日 |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属软体动物门,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卵生动物。据近期植保人员调查发现我县西岩镇、儒林镇等乡镇农田两侧水渠里有大量福寿螺及其卵块,为有效控制扩散蔓延,建议各乡(镇)积极行动起来,迅速开展调查,及时掌握辖区内福寿螺的发生分布情况。发生福寿螺的乡(镇)要抓住当前面积小、虫源集中的有利时机,及时指导农户开展统防统治,降低虫口密度,确保秧苗健壮生长。
一、生活习性及特征
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其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繁殖得快,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一次受精可多次产卵,交配后3~5天开始产卵,夜间雌螺爬到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卵圆形,粉红色,卵径2毫米左右。卵粒相互粘连成块状,每次产卵一块,200~1000粒,一年可产卵20~40次,产卵量3~5万粒。
二、最佳防治时间
中稻育秧至大田移栽15天前(5月上旬至6月中旬)。
三、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动员广大群众捡拾福寿螺进行集中填埋处理,同时摘掉秧苗茎杆上、稻田边杂草上,田埂边、沟墙边等福寿螺产下的粉红色卵块进行集中踩杀或烧毁。
2、生物防治。指导农户采取稻田养鸭的方法进行捕食灭螺。
3、化学防除。可选用6%四聚乙醛或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或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等杀螺药剂,与细沙搅拌均匀后再进行撒施或喷施,并保持浅水3cm, 2天以上不再灌水,气候温度在18度以上使用较适宜。注意施药时要远离河道、水产养殖区,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不要让施药后的田水流入鱼虾塘内。施药期间避免对周围蜂群产生影响,蚕作物期,蚕室和桑园附近使用。使用一次安全间隔期在52天,不建议同一水稻田重复使用。使用过的空包装,用清水冲洗三次后,带出田间放回乡镇或村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切勿乱丢弃。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