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龙山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4月14日

龙山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根据我县病虫冬后基数、中长期气候条件、栽培措施及品种布局等因素,结合近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我县水稻病虫害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偏重发生;二化螟、稻杆潜蝇、稻曲病、稻瘟病中等发生,局部严重。百合、马铃薯、柑桔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玉米、蔬菜病虫害中等发生。

一、水稻病虫害

(一)虫害   

预计:稻飞虱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29.5万亩次;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8万亩次;二化螟、稻秆潜蝇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6万亩次、3万亩次。

(二)病害   

预计:纹枯病全年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20万亩次;稻瘟病中等发生(2级),发生面积6万亩次,如遇适宜气候条件,存在暴发流行可能;稻曲病中等发生(2级),发生面积3万亩次;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病害存在发生风险。

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

二化螟冬后调查加权平均亩活幼虫量648.1条,高达0.7万条,具备发生的基数条件;纹枯病菌源冬后调查亩菌核3.76万粒,具备纹枯病偏重发生的菌源条件;稻瘟病、稻曲病在发生区菌源充足,具备偏重流行的菌源基础。

2、气候条件

根据我县气象局预测,4-7月降水量偏多且较集中,有利“两迁”害虫迁入和危害,同时近年稻瘟病、稻曲病等气候型病害易感期与阴雨天气相遇几率大,有利于稻瘟病、稻曲病流行。

3、耕作制度和抗药性

中稻种植面积大,栽插期和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有利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的繁殖和转迁危害;主栽品种感稻瘟病品种比例较高,利于病害发生流行;高桩机械收割和秸秆还田等耕作措施有利于害虫越冬和菌源的积累;优质稻、超级稻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重施氮肥现象,造成植株嫩绿、贪青,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对使用多年的药剂产生了抗药性,防效不理想。稻飞虱如吡蚜酮、吡虫啉等防治药剂。

4、人为因素 无人机施药,对稻飞虱等茎基部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差,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施药械更新换代、机耕机收等。

二、玉米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中等发生,局部严重,其中玉米螟越冬基数较大,冬后平均百秆玉米螟6.4条,预计全年将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4.5万亩次;蚜虫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锈病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万亩次;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5万亩次;大、小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2万亩次、3万亩次。草地贪夜蛾本地越冬地虫源未发现,且近年成虫迁入量少,预计全县玉米中等发生,局部偏重。

三、马铃薯病虫害

晚疫病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5万亩次;早疫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马铃薯蚜虫、二十八星瓢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1万亩次。

四、柑桔病虫害

柑桔病虫害偏重发生,其中红蜘蛛大发生,柑橘大实蝇、花蕾蛆、锈壁虱中等发生。病害中砂皮病、炭疽病偏重发生,溃疡病局部偏重发生,柑橘木虱和柑橘黄龙病潜在风险大,其它病虫偏轻发生。

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桔园管理较差,冬季清园不彻底,病虫越冬基数偏高,砂皮病、炭疽病、溃疡病等菌源充足。

2、气候条件:早春气温偏高雨水多有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预计今年4-5月较去年气温偏高多雨,有利于病虫发生。

五、蔬菜病虫害

蔬菜病虫害中等发生,其中虫害跳甲、小菜蛾大发生,菜蚜、菜青虫中等发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豇豆荚螟等中等发生,白粉虱局部偏重发生;疫病偏重发生,软腐病、霜霉病、炭疽病中等发生,其它病虫轻发生。

百合枯萎病、灰霉病呈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7.5万亩次、4万亩次;蚜虫呈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其它病虫偏轻发生。

预测依据:

1、气候条件:预计今年春季气温偏高多雨,有利于跳甲、小菜蛾、百合枯萎、灰霉病等病虫害发生与流行。

2、栽培措施:分散种植、品种多有利于跳甲、小菜蛾的辗转为害;害虫对防治药剂抗药性强;百合种植密度加大,品种抗病性差,田间菌源广泛存在,有利于病害发生与发展。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4、加强基层植保植检体系建设,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