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涟源市植保植检站 2025年04月02日

涟源市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根据病虫基数、种植结构、防治管理等因素分析,今年我市主要农作物病虫仍将中等偏重发生,发生总体比去年略重。水稻以“三虫三病”为主,分别为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玉米以“三虫两病”为主,分别为草地贪夜蛾、玉米螟、蚜虫、纹枯病、大(小)斑病。柑橘以“四虫三病”为主,分别为木虱、红蜘蛛、潜叶蛾、大实蝇、炭疽病、溃疡病、疮茄病。蔬菜种类繁多,叶菜类以菜蚜、菜青虫、小菜蛾、跳甲、霜霉病、软腐病为主,瓜果类以豆荚螟、瓜实蝇、斜纹夜蛾、枯萎病、疫病为主。提防次要害虫局部暴发,如大螟、赤斑黑沫蝉、甘薯象甲、大豆点蜂缘蝽、斜纹夜蛾等害虫。

一、水稻主要病虫。

我市是全省产粮大县,水稻为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7万亩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50万亩。

1.二化螟。大发生(5级),预计发生面积为120万亩次。预计今年越冬代二化螟羽化盛期4月29日-5月8日,孵化盛期5月8日-16日,发生期比去年略迟5天,发生量小于去年。第一代大发生,第二代中等发生,第三、四代偏重发生。

2.稻飞虱。将偏重发生(4级),预计发生面积为130万亩次,发生期同去年接近,发生量大于去年。第一次若虫高峰出现于6月上旬,第二次若虫高峰出现在6月下旬初,晚稻第一次若虫高峰将出现于8月上中旬,第二次若虫高峰出现在9月中旬初,第三次若虫高峰出现在9月下旬末。

3.稻纵卷叶螟。将偏重发生(4级)。预计发生面积为132万亩次,发生量与去年相当。第一代中等发生,第二代大发生,第一代发蛾高峰将出现于5月上旬,第二代发蛾高峰将出现于6月上旬,第三、四代发蛾高峰将分别出现于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主要危害中稻。第五代发蛾高峰将出现于8月下旬初,主要为害晚稻。

4.纹枯病。将偏重发生(4级),预计发生面积为87万亩次,比去年增加。早稻6月上旬进入流行盛期,晚稻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流行高峰期。

5.稻瘟病、稻曲病。中等程度发生(3级),稻瘟病、稻曲病在敏感生育期遇合适天气条件将偏重流行。预计发生面积为8万亩,与去年持平。早稻叶瘟流行期将出现于6月上中旬,穗瘟流行期出现在6月下旬到7月初;中稻穗瘟流行期出现在8月上中旬;晚稻叶瘟流行期将出现于8月上中旬,穗瘟流行期出现在9月中旬。稻曲病在中晚稻上较为普遍,以优质一季稻和中稻较为严重。

6.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将中等程度发生(3级),主要在中晚稻上发生,以优质稻田为主,发生程度与去年接近。

7.水稻其它病虫。赤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将出现在老病区局部发生,赤斑黑沫蝉、大螟、稻象甲、粘虫、稻蓟马、胡麻叶斑病等发生程度跟去年持平。

二、玉米主要病虫。

玉米为我市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6万亩以上,预计全年玉米病虫害中等程度发生,同去年接近(略重)。

1.草地贪夜蛾。将中等发生(3级),预计全年发生面积达8万亩次;

2.玉米螟。玉米螟越冬基数平均百秆玉米螟3条,目前存活率达95%以上,与去年接近。预计全年将中等发生(3级),预计全年发生面积达10万亩次,跟去年接近;

3.玉米蚜虫将偏重发生(3级),预计全年发生面积达11万亩次;

4.纹枯病、大小斑病中等程度发生(3级),局部偏重,预计全年发生面积达8.5万亩次;

5.地老虎中等发生(3级),预计全年发生面积达10万亩次。

三、柑桔主要病虫害。

我市柑橘面积达11.7万亩,根据柑橘品种布局、病虫冬后残存基数、长期气象预报,结合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柑桔主要病虫害呈中等偏重发生趋势,略重于去年。

1. 木虱:偏重发生(4级),重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8万亩。

2. 红蜘蛛:偏重发生(4级),相似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10万亩。

3.大实蝇:中等发生(3级),重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4.5万亩。

4.潜叶蛾:中等发生(2级),相似于去年,幼树和苗圃发生较重,预计发生面积10万亩左右。

5.锈壁虱、蚧壳虫:轻发生(2级),老果园偏重发生,相似于去年,预计蚧类发生面积5.5万亩。

6.吸果夜蛾:偏轻发生(2级),轻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2万亩。

7.炭疽病:轻发生(2级),轻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3万亩。

8.疮痂病:轻发生(2级),轻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1.5万亩。

9.黄龙病: 预计发生面积1000亩,将砍树6000株。

四、其他作物病虫害

蔬菜病虫将中等发生(3级),以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小地老虎、跳甲、软腐病、霜霉病等病虫在十字花科类蔬菜上发生严重;瓜实蝇在丝瓜、苦瓜上严重发生,西瓜病害将中等发生(3级),以炭疽病、枯萎病为主。烟青虫、炭疽病、疫病在茄科类蔬菜上危害较重;点蜂缘蝽在大豆上局部发生。

五、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仍偏高。

①二化螟:二化螟冬后基数调查,板田、翻耕田、绿肥田、春季作物田的平均活虫数分别为38660头/亩、1621头/亩、2985头/亩、4016头/亩。目前今年二化螟的加权平均活虫数是23282头/亩,其中板田的高丘72800头/亩,比去年略高;死亡率为4.3%,高丘为12.9%;寄生率为3.8%,高丘为11.3%;死亡率比去年高。预计今年全市二化螟大发生。

②纹枯病菌源:菌源广泛存在,观察区冬后平均每亩菌核10.5万粒,与去年略减,气候适宜也具备大流行的菌源条件。

③稻瘟病:冬后抽样调查,稻瘟病谷粒带菌率0.32%、稻草带菌率0.2%。菌源广泛存在,低于去年。

④红蜘蛛:百叶虫量平均550只,高的达3500只,今年正月回暖快,部分柑橘园的木虱、红蜘蛛、锈壁虱等虫源广泛存在,将发生较重。

2、栽培措施。

①优质稻面积进一步加大,而当前优质稻品种一般不太抗病,十分有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胡麻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②双季稻面积虽大,但单双混栽面积也很大,桥梁田多,有利于二化螟、纵卷叶螟等辗转为害繁殖。

③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少施或没施有机肥现象严重,导致水稻生长嫩绿,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产卵繁殖和取食为害。

④柑橘自2022年连旱130天后,肥水未跟上,2024年早春又遭遇4次间歇性冻害影响,树势整体弱,也有利于病虫害的入侵。

3、气候条件。

历年我市4月至7月雨量比较集中,有利于迁飞性害虫如木虱、稻飞虱、草地贪夜蛾和稻纵卷叶螟的迁入。狂风暴雨天气,极易使玉米倒伏,滋生各种病害。5、6、7月气温适宜,无明显高低温,十分有利于木虱、飞虱、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的繁殖为害。同时降水多,田间湿度大,有利柑橘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也有利于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若白背飞虱迁入早,迁入量大,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存在较大风险。8-10月高温干旱少雨天气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对稻飞虱、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3.严防柑橘黄龙病,健康种苗是关键,铲除病株护果园,科学防控保丰收。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