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通道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4月07日

及时翻耕灌深水灭蛹 狠压二化螟虫源基数

二化螟是我县水稻重大害虫之一。3月31日、4月3日本站对坪坦乡、菁芜洲镇、万佛山镇田间稻桩进行剥查,根据剥查结果,加权平均亩有虫4765.4条,与去年相当,具备了重发的虫源基数。结合发生环境、近年药控效果、天气等因素分析,预测今年二化螟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各乡镇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压低二化螟虫源基数。

一、灌深水灭蛹。灌深水灭蛹可大大降低二化螟的发生基数,是一项十分理想的绿色防控措施。我县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上旬越冬代二化螟进入化蛹高峰,各乡镇要充分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低茬收割或粉粹稻桩的稻田可直接灌深水淹没稻桩)7-10天,杀灭越冬螟虫,降低虫源基数。

二、性信息素诱杀。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始期开始(4月中旬),全程应用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杀雄性成虫。大面积连片使用,平均每亩1个性诱捕器,每个性诱捕器间距25米左右,采用外密内疏的布局方法,区域内非稻田同样放置,高度以诱捕器底端距地面50-80厘米为宜,并随植株生长调整高度。选用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长效诱芯。

三、种植诱虫植物和显花植物。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稻田机耕道两侧种植香根草,丛间距3-5米,诱集螟虫成虫产卵,降低螟虫种群基数;田埂、路边种植芝麻、大豆或撒种草花等显花植物,涵养和保护寄生蜂等天敌,增强天敌自然控害能力。

四、做好秧苗期、本田期病虫防治。中稻移栽前3天做好秧苗带药下田工作,减轻大田防治压力。二化螟可选用乙多.甲氧虫、阿维.甲虫肼等药剂防治。同时,要及时做好秧田及本田前期的白背飞虱防治,直播田重点抓好药剂拌种,控制苗期白背飞虱,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及时做好农药使用后的包装废弃物收集,杜绝乱扔乱弃。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