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江永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4月07日

江永县2025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趋势预报

根据我县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和当前病虫越冬基数调查情况,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以及气象因素等综合情况会商分析,预测江永县2025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水稻病虫总体中等偏重发生,玉米病虫中等偏轻发生,柑橘病虫中等发生,蔬菜病虫中等发生。

一、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

1.水稻病虫

二化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次。

稻飞虱:中等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局部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8万亩次。

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次。

稻瘟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次。

稻曲病: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万亩次,若水稻感病品种破口抽穗前5~7天遇适温阴雨天气,易致发生流行。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万亩次。

2.玉米病虫

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万亩次。

玉米螟: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万亩次。

玉米蚜虫: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5万亩次。

玉米锈病: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5万亩次。

3.蔬菜病虫

斜纹夜蛾: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8万亩次。

菜蚜:中等发生,局部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8万亩次。

菜青虫: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5万亩次。

小菜蛾: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万亩次。

甜菜夜蛾: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万亩次。

豇豆荚螟: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万亩次。

烟青虫: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万亩次。

瓜绢螟: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4万亩次。

十字花科霜霉病: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万亩次。

作物疫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万亩次。

辣椒炭疽病: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5万亩次。

白菜软腐病: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万亩次。

灰霉病: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万亩次。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3万亩次。

辣椒病毒病: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1万亩次。

4.柑桔病虫

红蜘蛛:中等发生,局部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2万亩次。

锈壁虱:中等发生,局部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5万亩次。

潜叶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6万亩次。

花蕾蛆: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蚧类: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万亩次。

粉虱(黑刺粉虱):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万亩次。

树脂病:中等发生,局部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9万亩。

炭疽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5万亩。

溃疡病: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万亩。

疮痂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5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

水稻:二化螟冬后基数调查,全县有效虫源田面积2.85万亩,加权平均每亩有活虫为1407头,比去年增长37头/亩,加上周边县二化螟冬后基数较大。今年越冬代二化螟羽化较往年早,稻纵卷叶螟迁入比往年来得早。

玉米:玉米螟冬后基数调查,每百杆活虫数为 0.9头,有效虫源面积0.8万亩,与上年持平。

柑橘:红蜘蛛有螨叶率平均67%、成螨150只/百叶,虫源基数较大。

2.种植栽培因素

水稻 一是全县水稻机收面积为主,但由于机收田稻桩留得高,非常有利病虫害的越冬;二是种植结构不合理、优质稻逐年增大、品种单一、常规稻自留品种多、抗性退化,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三是一季稻、双季稻混栽,且栽插期拉长,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极有利水稻病虫转株扩大为害;四是一些高产栽培措施和部分农户偏施、迟施氮肥等种植习惯,使水稻田间植株生长量大、田间密蔽度高,易形成高湿荫蔽的田间小气候,非常有利于害虫的取食与增殖以及病害的发生流行。今年早稻栽插较早,育秧工厂已开始栽插服务,也为迁飞早、羽化早的害虫提供充足食料以及产卵繁殖场所。

玉米 全县玉米种植区域广,播种期、生育期不一致,连作和插花种植现象普遍,春、夏、秋季均有种植,桥梁田块多,食源充足,有利于草地贪夜蛾在本地发生为害。在玉米生产管理上农户对病虫防治意识差,有利于病虫种群持续积累和辗转为害。

柑橘 因劳动力缺乏、果农种植成本逐年上升,再加上近几年种植效益欠佳等原因,部分果园疏于管理,失管果园每年仍有一些新增。

蔬菜 全县蔬菜品种多,一年多茬,播期不一,插花、连作、套种等现象普遍,有利于害虫增殖危害和病害流行期拉长。全县蔬菜以分散种植为主,且蔬菜病虫害种类多,主要害虫田间发生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导致防治难以统一,随意性大,防治效果不佳,有利于病虫害交替发生为害。

3.气象因素

去冬今春温度较常年偏高,虽然经过两次低温,但冰冻时间短,霜雪范围极少,病虫越冬基数死亡率较常年低,3、4月份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温湿条件均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和繁殖及二化螟、玉米螟等越冬害虫的化蛹羽化,也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为害。

4.其它因素

作物病虫对防治药剂多年使用产生的抗性以及适应性的提高,增加了防治难度。如: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抗性升高;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等。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