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慈利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柑桔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根据柑桔病虫冬后基数,结合气象因素及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县柑桔病虫属中等或中等偏重发生。当前正值柑桔春梢萌发期,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各种病虫害将陆续开始危害。全年危害柑桔的主要病虫害有:砂皮病、疮痂病、炭疽病、橙、柚类溃疡病、花蕾蛆、恶性叶甲、红蜘蛛、柑桔大、小实蝇、锈壁虱和粉虱等。

1、砂皮病:近几年该病在我县大发生,各柑桔产区均为害较为严重,通过近几年防控,该病得到一定的控制,现桔园病株率平均在60%左右,目前正是侵染初期,预计我县属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达20万亩次以上。施药可在谢花三分之二、第一次生理落果期(果实蚕豆大小)、第二次生理落果期(6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分别施药防治。可选用药剂有代森锰锌、苯甲嘧菌酯、唑醚氟环唑、克菌丹、唑醚·戊唑醇、氟啶胺、春雷·咪鲜胺等,药剂要交替使用。

2、疮痂病:疮痂病的发生需要有较高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0—24℃,在适温范围内,湿度对病害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预计今年将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在15万亩次。重点做好柑桔嫩叶和幼果的防治。当春梢新芽长0.5cm左右时,施药保护春梢;在谢花三分之二时施药保护幼果。可选硫酸铜钙、代森锰锌、噻菌铜、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等药剂。

3、炭疽病:病斑多发生在老叶或成长叶边缘,呈圆形或半圆形,病健组织分界明显。发生严重时可造成落叶、落果、枝梢枯死,树势衰弱。主要危害叶片、枝梢、果实、果梗和花。造成大量落叶、枝梢枯死、僵果、枯蒂落果。一般春梢期和幼果期各施药一次,7、8月高温高湿有急性病斑出现时,应立即施药防治。可选氟环唑、代森锰锌、丙森锌、咪鲜胺、嘧菌酯、吡醚·甲硫灵、溴菌·多菌灵等药剂。

4、溃疡病: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在我县主要危害橙类、柚类。目前已进入侵染初期,预计发生程度中等,全县发生面积常年在3.5万亩次左右。防治重点是保护幼果和夏秋梢。一般在谢花三分之二、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夏秋梢长0.5~1cm时及时用药。可选春雷霉素、松脂酸铜、氢氧化铜、春雷·王铜、硫酸铜钙、噻唑锌、噻菌铜、中生·乙酸铜等药剂。

5、花蕾蛆:该虫在我县每年发生一代,今年将中等发生,预计全县发生面积达25万亩次左右。可选用菊酯类药剂进行防治。

6、恶性叶甲:该虫主要是以成虫和幼虫啃食嫩梢和幼果。以靠近山边的桔园发生较重,预计中等或中等偏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在18万亩次左右。可选氟啶脲、啶虫脒、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

7、红蜘蛛:一年可发生多代,危害时间较长。4-5月是危害高峰期,目前已开始产卵为害,没有进行清园的老桔园犹为严重。3月下旬调查:平均百叶虫量322头,最高达6000头以上,预计今年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在25万亩次以上。春季防治指标为每叶3~4头(有螨叶率65%),夏秋季为每叶5~7头(有螨叶率85%)。可选矿物油、螺螨酯、哒螨灵、炔螨特、乙螨唑、氟虫脲、阿维·炔螨特、阿维·达螨灵、阿维·噻螨酮等药剂。

8、柑桔大、小实蝇:柑桔大实蝇一年只发生一代,预计中等发生,防治关键是抓好6月份的成虫诱杀和10月成熟期的虫果处理,诱杀成虫可选用食物诱剂或自制糖醋液。预计全县发生面积在10万亩次左右。此外局部地区还应注意桔小实蝇,可在柑桔成熟期前用黄板进行诱杀,或用2.5%的溴氰菊酯1500倍液加3%的红糖每隔7-10天树冠喷施一次,连续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9、锈壁虱:受该虫为害,常形成锈果,严重影响商品价值。该虫5—6月蔓延至果面上,从6月下旬起繁殖迅速,7—10月为发生盛期,8月以后转移到当年生秋稍叶上为害。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在25万亩次以上。防治药剂可选唑螨酯、氟虫脲、虱螨脲、螺螨酯、阿维菌素等药剂,并注意轮换使用。

10、粉虱:粉虱将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在12万亩次左右,发现5%以上的叶片有若虫时,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低龄若虫盛发期用药。可选啶虫脒、阿维·噻嗪酮、阿维·啶虫脒等药剂。

针对以上现状,广大桔农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柑桔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为今年的柑桔增产、提质、增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