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 |
华容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3月19日 |
根据我站越冬调查数据,结合历年资料、气候条件和耕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趋势。其中水稻、油菜病虫偏重发生,棉花病虫中等偏重,玉米、蔬菜、茶叶、大豆病虫中等发生。
一、水稻病虫
(一)发生预测:
二化螟:整体大发生(5级),局部中等发生(4级)。全年预计发生153万亩次,其中第一代发生面积39.5万亩次,二代发生面积52.1万亩次,三代发生面积61.4万亩次。
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4级)。其中二代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6万亩次,三代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0万亩次,四代中等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24万亩次,五代中等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32万亩次;全年预计发生面积82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发生(4级),局部偏重发生。其中第二代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7万亩次,第三代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38万亩次,第四代中等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45万亩次,第五代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全年预计共发生120万亩次。
大螟:轻发生(2级),预计全年发生面积4万亩次。
稻蓟马: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60万亩次。主要发生在中、晚稻秧田、直播中稻及早插晚稻田。
稻蝗:密切关注外来虫源,可能大发生。正常情况下是轻发生,预计发生1万亩次。
稻水象甲:轻微发生(1级),预计发生1.2万亩次。
纹枯病:重发生(4级)。全年发生115万亩次,其中早稻发生42万亩次,中稻及一晚发生30万亩次,晚稻发生43万亩次。
稻曲病:中等发生(3级),其中中稻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4万亩次,晚稻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6万亩次,全年预计发生面积10万亩次,以中、晚稻发病为主,局部地区感病品种发生较重,破口抽穗期若遇阴雨将大发生。
稻瘟病:局部偏重发生,在山区、老病区和易感品种上早、中稻发生较重,预计发生面积0.1万亩次,抽穗期遇持续阴雨天气,极易诱发大面积流行。注意早稻、中稻早期叶瘟的防治。
细菌性条斑病:华容近几年在三封寺镇、治河渡镇、北景港镇等多个乡镇发生细菌性条斑病,以上区域重点关注及早预防,以防不测。
其他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偏轻发生,但在局部地区易感品种发生趋势加重。根结线虫病轻发生,以早、中稻苗期发病为主。
(二)主要依据:
1.越冬基数
二化螟平均每亩有越冬残虫14677条,较去年多了4670条,最高达31896条(绿肥田),具备局地大暴发的虫源量,因此今年的二化螟防治任务艰巨,为防止二化螟大发生,各乡镇密切关注二化螟发育进度,及早制定防治计划;纹枯病越冬菌核平均每亩11.2万粒,较去年减少0.3万粒,菌核量充足,具备大发生菌源基数。稻瘟病:菌源分布面广,由于种子、稻草带菌,为稻瘟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了有效的菌源,具备病害流行基础。
2.气候条件
我县年初未受到如去年严重低温冰冻天气影响,油菜病虫较去年有所降低,后期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阳光充足,高温干燥天气较多,预计全年作物病虫发生与去年相比较轻。
3.耕制及品种
由于机收田的稻桩高,有利病虫害的越冬与积累。一季稻、再生稻、双季稻混栽,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有利水稻病虫辗转为害。水稻主栽品种仍以粗秆大穗、优质高产型品种为主,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水稻“两迁”害虫的发生繁殖和纹枯病、稻曲病菌的侵染流行。早稻种植常规面积较大,常规稻种多为农户自留,中晚稻优质稻种植比例增加,常规稻、优质稻品种较易感稻瘟病,稻瘟病发生流行的潜在风险。部分农户偏施氮肥、迟施肥等种植习惯,使水稻田间生长量大、田间郁蔽度大,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害虫的取食与增殖及病害的发生流行。以上这些耕种制度的变化加剧了病虫发生的复杂性,优化了多种病虫的生存环境,有利于病虫源累加,加重危害。预计2025年我县水稻复种面积为124.1万亩,其中一季稻(含一晚)面积30.1万亩,早稻面积46.2万亩,优质品种48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8.7%;虾稻田和再生稻面积减少,由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对酰胺类农药抗性急剧升高,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防治难度加大。
二、棉花病虫
(一)发生预测
整体来看棉花病虫将中等偏重发生。
棉铃虫:中等偏轻发生。
第二代,预计发生程度为1级,发生面积1.3万亩;三代,预计发生程度为2级,发生面积2.3万亩;四代,预计发生程度2级,发生面积3.9万亩;五代,预计发生程度为1级,发生面积为1万亩。
甜菜夜蛾:中等偏重发生。
第二代,预计发生程度为2级,发生面积3万亩;第三代,预计发生程度为4级,发生面积为12.5万亩;第四代,预计发生程度为3级,发生面积13.3万亩;第五代,预计发生程度为2级,发生面积2.3万亩,大部分已迁到油菜苗床等其它作物上为害。
斜纹夜蛾:中等偏重发生。
第二代,预计发生程度为1级,发生面积2万亩;第三代,预计发生程度为2级,发生面积4.5万亩;第四代,预计发生程度为3级,发生面积5.5万亩; 第五代,预计发生程度为2级,发生面积3.5万亩。
红铃虫:中等发生。
第一代,预计发生程度为1级,发生面积2.5万亩;第二代,预计发生程度为2级,发生面积10.5万亩;第三代,预计发生程度为4级,发生面积为10万亩。
棉盲蝽蟓:中等偏重发生。
第二代,发生程度1级,发生面积1.2万亩;第三代,发生程度2级,发生面积2.4万亩;第四代,发生程度3级,发生面积5.1万亩;第五代,发生程度1级,发生面积2万亩。
棉叶螨:中等偏重发生。
苗期,预计发生程度为1-2级,发生面积2万亩;蕾期, 预计发生程度为3级,发生面积8.9万亩;花铃期,预计发生程度为4级,发生面积10万亩。
棉蚜:中等发生。
苗蚜,预计发生程度为2级,发生面积约4.6万亩;伏蚜,预计发生程度为2级,发生面积约5.4万亩。
烟粉虱:轻发生。
五月中下旬开始,烟粉虱开始从蔬菜大棚向四周棉田扩散蔓延,预计发生程度为1级,发生面积0.5万亩; 6-7月份,预计发生程度为1级,发生面积0.5万亩;8-9月份,预计发生程度为2级,发生面积3.2万亩。
小地老虎:轻发生。预计发生程度为1-2级,发生面积0.5万亩。
玉米螟:轻发生。预计发生程度为1-2级,发生面积1.2万亩。
苗病:轻发生。预计发生程度为1级,发生面积2.3万亩。
棉枯、黄萎病: 轻发生。预计发生程度为1-2级,发生面积0.9万亩。
(二)主要依据:
1.越冬基数
棉铃虫:3月14日挖方调查,我站观察区挖450个平方米棉田,发现1个蛹,每亩有活蛹1.48只,与去年持平。
棉叶螨:查40株车前草、榨浆草,其中2株有虫6头,有虫株率为5%,与去年持平,平均百株杂草有虫、卵15头(粒),比去年多2.5头(粒)。
棉蚜:查50枝木槿,其中4枝有虫6头,有蚜枝率为8%,比去年增加2%。平均百株尺长木槿有蚜12只,比去年增加2只。
棉红铃虫:查棉杆枯铃300个,有活虫12头,百铃活虫数为4头,比去年增加0.7头,棉仓百平方尺有活虫144条,比去年增加24条。
烟粉虱:查越冬大棚蔬菜苗床,每平方米有烟粉虱若虫、成虫5头,比去年少0.2头,高的26头,比去年多1头。
2.栽培条件
①冬季油菜、芥菜等板田移栽和直播面积大,翻耕面积小,有利于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越冬,今年棉铃虫较去年减少,棉花全部为抗虫棉,棉铃虫基数下降。
②大棚地膜覆盖面积增大,但是受去冬今春冰雪天气影响,红蜘蛛、棉叶螨、棉蚜、烟粉虱越冬场所受到破坏导致害虫基数有所下降。
三、其他作物病虫
蔬菜病虫
小地老虎发生程度3级,斜纹夜蛾发生程度3-4级,甜菜夜蛾发生程度4级,豆野螟发生程度3级,瓜绢螟发生程度2-3级,小菜蛾发生程度3级,菜青虫发生程度3级,蚜虫发生程度2级,跳甲发生程度3级,瓜实蝇发生程度3级。
茄科疫病、青枯病发生程度4级,霜霉病发生程度3-4级,瓜类枯萎病发生程度3-4级,白粉病发生程度3级,十字花科软腐病发生程度2-3级。加强预测预报,抓好豇豆、韭菜、芹菜、芥菜、莲藕的病虫防治。
油菜病虫
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我县3月低温冰冻天气,小面积油菜受灾,后期高温多雨,有利于菌核病发生蔓延,危害加重,局部丘块大发生。病毒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甲虫轻度发生。油菜根肿病零星发生,局部丘块发生严重,下半年有传染发病面积扩大趋势。
玉米病虫
预计我县玉米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草地贪夜蛾、玉米螟中等发生,纹枯病、玉米蚜虫中等至偏轻发生,其他病虫偏轻或轻发生。
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玉米螟: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3.9万亩次。
纹枯病:中等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1万亩次。
蚜虫:中等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
大豆病虫
预测大豆病虫全年呈中等发生态势。其中炭疽病病中等发生;大豆根腐病、锈病、斜纹夜蛾、稻绿蝽、大豆蚜、豆荚螟中等偏偏轻发生。
柑桔病虫
红蜘蛛、柑桔潜叶蛾、蚧类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粉虱、锈壁虱中等偏轻发生;疮痂病、炭疽病在局部老病区果园偏重流行。
茶叶病虫
预测茶叶病虫全年呈中等发生态势。其中灰茶尺蠖、茶角胸叶甲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茶毛虫、小绿叶蝉、茶煤病等呈中等发生态势;茶螨、茶蚜、茶刺蛾、茶赤叶斑病等偏轻发生。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