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 |
祁东县植保植检中心 | 2025年03月04日 |
当前我县油菜普遍进入花期,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霜霉病、和蚜虫等,总体发生比去年同期略轻。(一)菌核病:发生程度2级,平均叶病株率2.1%,最高19%;茎病株率(现主要危害开裂茎杆)0.2%,最高2.3%;子囊盘2/17始见,现平均1.7个/㎡,最高15个/㎡,预计发生盛期在3月中下旬,比上年迟6天。(二)霜霉病:发生进入盛期, 发生程度3级,主要发生在基部叶片,平均病株率6.5%,最高60%。(三)蚜虫:因年前暖冬天气,有利蚜虫生长繁殖,现百株虫量平均89头--1500头,高达3000头。油菜菌核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在适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极易暴发流行,各乡镇(街道、管理处)务必立足预防为主,坚持“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用药保护”对策,认真组织农户抓好防治,确保油菜提质增产。
一、农业措施
一是做好田间管理。春季雨水较多,应及时开沟排水,保持四沟畅通,做到雨停沟干,不留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菌核萌发。在盛花期到终花期,及时摘除植株中下部病叶、老黄叶,带出田外,集中堆沤处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减少病虫源基数。二是做好科学施肥。在油菜初花期,结合病虫害防治注意喷施硼肥和磷酸二氢钾,对生长偏弱适当增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的能力,防止“花而不实”与早衰,提高油菜产量。亩施用芸苔素内脂20-30毫升,可提高油菜抗低温能力。
二、药剂防治
1、防治油菜菌核病,兼治霜霉病等病害。一般在盛花初期(主茎开花约80%,一次分枝开花约30%)施药,如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则需在盛花末期(与第一次间隔12-15天)进行第二次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0%氟唑菌酰羟胺(夏甜)+25%咪鲜胺或40%菌核净或50%啶酰菌胺(凯泽)或35%氟菌.戊唑醇(好事达)等药剂。
2、防治油菜蚜虫和小菜蛾。可选用吡虫啉或烯啶虫胺或噻虫嗪或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等药剂喷雾防治,有小菜蛾发生的坵块还可加入适量的溴氰菊酯或高氯.甲维盐等。
施药时力求全株上下喷到。各地要充分利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以提高防治效率,实现农药减量增效,保证防治效果。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