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 |
茶陵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3月03日 |
一、发生情况
我县油菜陆续进入盛花期。受去年暖冬影响,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在今年2月9日始见,比去年早4天。2月底至3月中旬是菌核病子囊盘萌发的高峰期,正好与油菜花期相遇,稚嫩的油菜花极易感染菌核病,如不加强防治,油菜中后期将会出现严重的“白杆”、“花腰”“倒杆”等现象,减产明显,甚至绝收。3月3日田间调查:油菜基部老叶和茎基已经感染菌核病,病叶株率平均为11%,最高病叶株率为19%;病茎株率平均为0.07%,最高病茎株率为0.95%;霜霉病病叶株率平均为1.1%,最高病叶株率为13%;蚜虫百株蚜量平均为520头,最高百株蚜量为1509头,蚜株率平均为42%。我县是油菜菌核病高发区,田间菌核残留基数大。由于去年冬季干旱缺水,对油菜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油菜普遍长势偏弱,基部病叶、老叶、黄叶、死叶多,缺肥、缺素普遍,抗性差。据气象部门预测3-4月份雨水偏多、气温偏高将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流行。各油菜种植户必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油菜病虫防治工作。
二、防治意见:
1、及时清沟排渍。要求主沟、围沟、腰沟,沟沟疏通,达到雨住田干,保持田间土壤不积水、疏松、透气,有利于提高油菜根系活力。
2、及时摘除油菜基部的病、黄、死叶带离田外,减少病源。
3、加强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时加入磷二氢酸钾、流体硼肥、芸苔素内脂或阿泰灵有利于增强植株抗性。
4、抓住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用药防治。
油菜菌核病: 轻发田一般防治1次,在盛花期施药(一次分枝开花枝率 100%、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重发田一般防治2次,第一次防治在始花期施药,第二次防治在盛花期施药。药剂可选用20%氟唑菌酰羟胺、25%嘧菌酯、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43%腐霉利、50%异菌脲、50%咪鲜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
油菜霜霉病:在抽苔期或开花初期,短叶柄上发病较多,应及时喷药防治,降雨多时,隔7-10天增加喷药1-2次,药剂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70%百菌清、10%烯酰吗啉等药剂喷雾防治。
蚜虫:今年的蚜虫量超过往年,应重点防治。药剂可选用金龟绿僵菌、吡虫啉、吡蚜酮、氟啶虫酰胺等药剂防治。
鸟害:鸟类喜食“双低”油菜,建议开春后采用田间放置稻草人、彩条绳和喷驱鸟剂等措施预防鸟害。
注意事项: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适时使用生物和化学农药防控。使用化学农药时,注意轮换用药,防止抗药性产生;要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浓度科学施用农药,注意花期施药对授粉蜜蜂的不良影响;大力推广统防统治,利用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果。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
2、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等使用农药。
3、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