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 |
湘乡市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2月28日 |
随着气温回升,我市油菜已进入抽苔开花期,有利于油菜菌核病、霜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市植保站根据当前油菜田间表现,提出抓好以油菜菌核病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1、加强田间培管。
及时开沟排水,做到“三沟”相通,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油菜根系保持活性;及时清除弱、病、老死叶片并集中处理,撑扶倒伏植株;合理追肥,早施蕾肥、苔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锌肥,巧施硼肥预防油菜“花而不实”。在油菜初花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速效液体硼肥(用量按使用说明),促进植株快速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2、病虫害药剂防治
田间施药要把握好防治适期,选准对口药剂,用足药剂和水量,长势好、连作旱地以及低洼油菜田要重点防治。
菌核病:采取“预防为主、统防统治”防控策略。一般在油菜开花始盛期(油菜主茎开花率达80%左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50%左右),防治1次,如开花期-角果发育期遇阴雨天气,则需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开展2次防治,每次间隔7-10天,每亩用35%氟菌·戊唑醇30毫升或20%氟唑菌酰羟胺(夏甜)悬浮剂40-50毫升加25%咪鲜胺乳油40-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
霜霉病:每亩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克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潜叶蝇(菜青虫):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
蚜虫及病毒病:每亩用25%吡蚜酮悬浮剂24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合理使用用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