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 |
新化县植保植检站 | 2024年10月16日 |
目前我县冬油菜大部分已播种,部分早播田苗期长势较好。为抓好油菜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油菜生产安全,促进大面积单产和品质提升,各地要及时加强病虫监测调查,指导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抓住防治关键时期,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带动群防群治,有效控制油菜病虫害危害,将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一、苗期病虫防治
重点挑治蚜虫、霜霉病,兼治小菜蛾、猿叶甲等。对百株蚜量达到500头的田块,可选用金龟子绿僵CQMa421、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或溴氰菊酯、噻虫嗪等药剂及时进行防治;霜霉病病株率达到20%的田块,可选用代森锌、乙蒜素等进行防治;猿叶甲发生区可喷施辛硫磷等药剂进行兼治;小菜蛾发生初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等生物制剂防治,重发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茚虫威、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
二、蕾苔期病虫防治
重点防治蚜虫,预防病毒病,兼治霜霉病,关口前移,压低花角期病虫发生基数。蚜虫可用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或溴氰菊酯、噻虫嗪等药剂叶片正反面喷雾,蚜虫发生数量高的地区或田块,7-10天再防治1次,控制蚜虫危害,预防病毒病发生流行。霜霉病重发田块可添加代森锌、乙蒜素等兼治。
三、花期病虫防治
重点防治菌核病,兼治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油菜菌核病在开花始盛期(主茎开花率达80%左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50%左右),选用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异菌脲、菌核净、腐霉利、咪鲜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以及盾壳霉或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实施预防,如遇连阴雨、花期持续时间长等适宜病害发生流行天气,盛花期须进行第二次药剂预防。同时,在油菜初花期,可加兑叶面肥(磷酸二氢钾+速效液体硼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四、角果期病虫防治
重点挑治蚜虫、白粉病。当田间有蚜枝率达到10%以上时,可用噻虫嗪、溴氰菊酯等喷雾防治;当田间白粉病发病株率达到20%,且天气条件适宜时,可喷施氟唑菌酰羟胺、多菌灵等进行兼治。
五、注意事项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清除田块厢沟、腰沟、围沟及田边沟渠中的杂物和泥土,保证“四沟”畅通。对于发生渍害的田块,应在清沟排渍的基础上及时中耕松土。油菜始盛花期提倡利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一喷多防”,提高防治效果和作业效率,降低危害损失。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3、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等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