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
中方县植保植检站 2024年09月23日

切实抓好当前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控

油菜根肿病俗称油菜“癌症”,是一种很强的传染性土传病害,近年来随着耕作条件的变化,土壤酸化程度加重,该病在我县部分乡镇油菜种植区发生危害逐年上升,对十字花科作物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已上升为当前十字花科作物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一、发生实况:据调查预测,我县铜湾、袁家、铜鼎等乡镇将普遍发生危害,局部区域将具备大发生的条件。

二、预测依据:根据当前高温干旱天气、土壤过度酸化、品种自身原因及农户种植习惯,预计油菜根肿病将在11月上旬-12月中下旬形成发病高峰期,部分发病区移栽田重于直播田,普通品种重于抗病品种,旱改田重于中稻田,预计全县发生面积1.1-2.3万余亩,发生程度2-3级。

三、防治意见:

1、品种选择:优选抗病品种,建议选择中油杂636R、圣光165R等抗病品种。

2、苗床选择:建议选择地势平坦,肥力条件较好且土壤通透性好的菜园地块。前茬作物种植百合,鱼腥草或大棚西瓜的地块,不建议做苗床。

3、种子处理及苗床消毒:可用30%甲霜灵或噁霉灵将种子浸泡3-5分钟左右,然后冼净播种,由于当前干旱少雨,建议将苗床浇水淋透,然后用生石灰或98%棉隆进行苗床消毒处理。保持苗床干湿适宜。

4、改良土壤。上年发病田块在翻耕前撒施生石灰100-150kg/亩 ,增施腐熟的农家肥,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田间土壤酸碱度,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

5、田间管理。移栽时剔除病苗、弱苗,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既雨停田间无积水,清沟排水,避免油菜田浸灌,降低田间湿度,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当田间发现病株时,要及时拔出病苗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并用生石灰进行撒窝消毒。

6、化学防治。大田发现病害后立即拔除病株,及时补栽健康苗,可用10%氰霜唑悬浮剂或50%氟啶胺或50%溴菌腈·溴硝醇可湿性粉剂淋篼保护,每亩用药液200kg,建议发病轻的田块淋篼1-2次,发病重的田块淋篼2-3次。


特别提示:在防治柑橘其他病虫害的同时,添加内吸型防治刺吸式口器的药剂: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烯啶·吡蚜酮、吡蚜酮·噻虫胺等进行兼治柑橘木虱。


公益提示

1、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增加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化学农药使用量。

2、加强基层植保植检体系建设,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