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 |
湘乡市植保植检站 | 2024年09月18日 |
一、发生实况
二化螟:当前二化螟世代重叠严重,市植保站测报灯下9月7日以来出现持续发蛾盛期,每晚单灯蛾量均在500头以上,9月16日最高蛾峰1152头/晚。9月7-17日灯下蛾量分别为688头、724头、843头、926头、519头、734头、805头、884头、965头、1152头、676头。预计9月20日左右田间二化螟将进入幼虫孵化高峰。今年第三代二化螟部分未防治到位的田块残留基数较大,导致灯下二化螟蛾峰期长、蛾量大,晚稻后期第四代二化螟呈重发、暴发态势,各乡镇(街道)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二化螟可能造成重大灾害的严峻形势,积极宣传发动,及时组织防控,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重要作用,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稻纵卷叶螟:市植保站田间赶蛾,9月15日出现稻纵卷叶螟发蛾高峰,高峰日蛾量为每亩1225头,最高坵每亩蛾量在5000头以上,预计9月20日左右,田间稻纵卷叶螟将进入幼虫孵化高峰。
稻飞虱:当前田间稻飞虱发生不平衡。双晚田稻飞虱百蔸虫量150-600头,高的百蔸虫量在800头以上;一季晚稻田稻飞虱百蔸虫量450-800头,严重坵已出现“穿孔”。随着一季稻收割,稻飞虱将迁入晚稻田集中为害,气象预测,我市晚稻后期仍以高温多雨天气为主,极有利于稻飞虱发生,各地需切实做好监测防控工作,确保晚稻不出现稻飞虱暴发成灾。
纹枯病:晚稻田平均病蔸率12--30%,严重坵病蔸率65%,市植保站9月18日调查,平均病蔸率13.5%,病株率6%;严重坵平均病蔸率65%,病株率15%。
稻曲病、稻瘟病:部分迟孰晚稻还处于破口抽穗阶段,正是感染稻曲病和稻瘟病的敏感时期,各地需根据苗情认真做好稻曲病和稻瘟病的预防工作。
二、防治意见
1、防治时间:9月21--24日
2、防治对象:主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兼治纹枯病、稻曲病,预防稻瘟病。
3、推荐用药: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20%康宽悬浮剂;25%乙基多杀菌素(爱多乐)水分散粒剂;20%四唑虫酰胺悬浮剂;5%甲维盐微乳剂;5%阿维菌素乳剂;34%甲氧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
稻飞虱:10%三氟苯嘧啶乳剂;11%阿维·三氟苯悬浮剂;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吡蚜酮可溶性粒剂;25%吡蚜酮悬浮剂。
纹枯病(稻曲病):18%苯甲·丙环唑水分散粒剂;25%嘧菌酯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
稻瘟病:预防: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25%吡唑醚菌酯乳油或40%稻瘟灵乳剂。
三、注意事项
1、晚稻抓住破口抽穗前2-3天施药,田间保持浅水层,喷足药液量,每亩兑水30公斤以上,飞防用水量需加倍。施药后3-5天检查防治效果,防效不好的田及时进行补治。
2、注意药剂轮换使用,二化螟不建议用单剂防治,提倡速效与持效药剂混用,可添加虱螨脲、氟铃脲等具杀卵活性药剂,阿维菌素等微生物制剂农药要求在下午4点以后施用,提高防治效果。
3、稻飞虱发生严重的一季晚稻田,每亩用80%敌敌畏乳剂700毫升拌毒土撒施。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3、病虫防治有问题,找“湖南植保”App专家在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