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 |
郴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 | 2024年05月13日 |
据各县市区植保站近期调查,全市二化螟幼虫量1351.37头/亩,最高丘幼虫达到10200头/亩;宜章县鞘蔸率10.4%,永兴县鞘蔸率19.1%,最高鞘蔸率29.5%。各县市区要提高警惕,加强监测,注意防控。现推荐以下防治意见:
一、防治指标
在水稻分蘖期丛枯鞘蔸率10%或枯鞘株率3%时。
二、防治药剂
生物药剂: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80亿孢子/克以上)、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获得登记的微生物药剂防治。
化学药剂:氯虫苯甲酰胺(高水平抗性区域停止使用)、溴氰虫酰胺、甲氧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以上)、阿维菌素(1.8%以上)、阿维·甲氧虫酰肼、乙多·甲氧虫等进行防治。施药时应注重轮换用药与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
三、理化诱杀。推广应用性诱、灯诱等技术,降低种群基数。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