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 |
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2020年07月10日 |
当前我市早稻蜡熟期,部分地区已开始收割;中稻一季稻分蘖末期,再生稻孕穗期。水稻收割期部分害虫将发生转移危害,加上我市水稻种植模式复杂,中稻一季稻将是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对象。
据各县市区7月6日调查:稻纵卷叶螟:一季稻全市加权亩平蛾量1567.2头,亩平卵量93600粒,亩平幼虫量4995头(为去年同期的10倍),平均卷叶率12.9%,部分稻纵卷叶螟防控不力田块局部重发,最高丘卷叶率60%。长沙县7月5日高峰丘有蛾6500头,田间蛾量及卵量较高。稻飞虱:一季稻田间若虫上升快,全市百蔸虫量456.4头(去年同期226.2头),百蔸长翅27.5头。二化螟:性诱、灯诱监测显示各地蛾峰7月3-6日,浏阳7月6日为灯下蛾峰日78头。纹枯病:全市病蔸率3.8%,最高22%;病株率1.5%,最高5.3%。
发生预测:三代稻纵卷叶螟目前普遍进入羽化盛期至产卵盛期,预计三代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一季稻需高度警惕;二化螟羽化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预计中等发生;纹枯病病情扩展快,即将入流行盛期;稻瘟病在老病区、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的地方有流行风险。
防治意见:进入6月以来,我市强对流天气多,高于往年同期,稻纵卷叶螟迁入期长、迁入量大,加之持续雨日天气影响了前期防治效果,迁入虫源和本地虫源叠加导致当前田间虫量大。我市一季稻已进入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田间荫蔽度高,适宜的温湿度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为害,有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流行。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监测调查,因地制宜,抓住有利天气或降雨的间隙在7月中旬开展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一季稻病虫害防治,兼治二化螟,控制病虫危害。
防治药剂
防治稻纵卷叶螟兼治二化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1.8%以上)、甲维盐(2%以上)、阿维·氯苯酰等;防治稻飞虱选用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防治纹枯病选用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己唑醇(10%以上)、嘧菌酯等。预防穗颈瘟药剂选用高含量三环唑、嘧菌酯、肟菌·戊唑醇。
注意轮换用药,及时检查防效,防效差的及时进行补治。
公益提示:
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