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 |
湘潭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2020年07月03日 |
2020年上半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463万亩,防治面积496万亩次。预计下半年主要病虫发生面积762万亩。
上半年水稻播种面积140.5万亩(早稻96.5万亩、一季稻44万亩),病虫主要以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危害为主,稻水象甲、大螟、稻螟蛉、稻蓟马、稻秆潜蝇、恶苗病等在局部地区危害。草地贪夜蛾在湘潭县部分乡镇对玉米造成为害,为害面积2500亩,在可控范围内。
一、 上半年发生特点
1、上半年总体上病虫中等偏重发生。
2、病虫始见:稻纵卷叶螟始见于5月2日,比去年提早13天;稻飞虱始见于4月15日,比去年提早6天;水稻纹枯病始见于5月10日,比去年推迟1天;5月9日在湘乡市毛田镇始见草地贪夜蛾成虫,5月22日在易俗河镇发现幼虫为害,比去年推迟11天。
3、特点: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第二代基数大;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重于去年;第一代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部分乡镇严重发生;稻瘟病轻度发生;大螟轻度发生;稻秆潜蝇有区域危害加重趋势,在早稻发现为害;稻蓟马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暂未发现。
4、检疫性病虫发生特点:稻水象甲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减轻,柑橘溃疡病中等偏轻发生。
二、上半年重大病虫发生实况
1、二化螟
据冬后调查,二化螟加权平均活虫数11203.69头/亩,是去年同期(7453)的1.5倍,最高的47100条/亩;第一代残留虫口基数825条/亩,高的2180条/亩,枯心率0.3%。全市发生面积90万亩,防治面积150万亩次。
2、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迁入期为5月2日,比去年提早13天。
湘潭县系统赶蛾,蛾峰日,亩蛾量分别为:
第一代5月13-16日 620、880、1250、930只/亩
第二代6月3—6日 4250、4080、5460、4850只/亩
湘乡市6月2-7日每天亩平蛾量均在3000头以上,6月3日高峰亩平蛾量均在9565头,高的每亩蛾量达2.1万头。
第1-2代稻纵卷叶螟田间卵粒密度分别为0.7、1.3万粒/亩。第1、2代稻纵卷叶螟卷叶率为0.1%、0.8%;残留虫口基数分别为750条/亩、1280条/亩。
全市发生面积120万亩,防治面积120万亩次。
3、稻飞虱
今年早稻飞虱测报灯下始见于4月15日,比去年提早6天,大田长翅型成虫始见于5月6日,短翅型成虫始见于6月1日。测报灯下,稻飞虱共有2次高峰,分别是5月19—21日、6月12—15日。湘潭县6月1日、24日调查,百蔸虫口基数量为460、680;剥查带卵株率分别为11.5%、15.2%,百株卵量分别65、98粒。
全市发生面积90万亩,防治面积90万亩次。
4、纹枯病
冬后纹枯病菌核调查,亩平残留菌核量为14.05万粒,2019年同期为17.02万粒,略有下降,由于品种和耕作制度的改变(优质稻面积增加,施肥结构不合理,偏施氮肥,降低了水稻自身的抗病能力)、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纹枯病的暴发流行。
早稻大田始见于5月10日,比2019年推迟1天,6月中下旬为流行高峰期。6月3日调查,平均病蔸率19.8%,高的达38.5%,平均病株率7.8%,高的15.6%;病蔸率日平均增长指数为1.73%。6月24日调查,双季早稻平均病蔸率22.8%,高的达45.2%,平均病株率12.8%,高的21.5%;6月24日调查,一季中稻平均病蔸率12.6%,高的达21.4%,平均病株率4.8%,高的15.8%。
全市发生面积90万亩,防治面积70万亩次。
5、稻瘟病
稻瘟病平均病蔸率1.2%,高的28%,湘潭县易俗河、杨嘉桥、云湖桥、等乡镇局部田块穗颈瘟造成白穗率达18%。
全市发生面积5万亩,防治面积5万亩次。
6、水稻上其它病虫
稻水象甲轻度发生,发生面积13.5万亩,一般百蔸虫口基数为100-200只,防治面积10万亩次,公共区域阻截防控16.5万亩次。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暂时未发现。大面积防治中采用吡虫啉、噻虫嗪类农药浸种、拌种等技术,控制飞虱带毒传播,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大螟、稻螟蛉、稻蓟马、稻秆潜蝇均有发生。其中大螟轻度发生,稻蓟马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4万亩,防治面积20万亩次;稻秆潜蝇有区域危害趋势,比往年严重,特别是在早稻上造成为害,发生面积30万亩,防治面积30万亩次。水稻恶苗病、稻蝗、福寿螺在我市水稻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未达到受灾级别。
7、草地贪夜蛾
全市49个乡镇监测点安插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实时监控蛾量及区域。通过在玉米、高粱上“一日一次”的大田系统调查,5月9日在湘乡市毛田镇始见成虫,5月22日易俗河镇发现幼虫为害,目前共在12个乡镇发现为害,采取“零容忍”防治,确保防效。玉米,及时安排“飞防”应急防控,效果显著。最严重的为6月28日湘潭县中路铺镇碧云村发现200亩左右夏玉米受害,虫龄3-4龄,发生株率4%左右,及时安排“飞防”应急防控,目前,我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总体处于可控范围内。
全市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0.25万亩,防治面积0.8万亩次。
三、下半年病虫害发生趋势
1、中晚稻病虫害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150万亩、120万亩、300万亩、150万亩;稻曲病、稻瘟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0万亩、15万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会有加重趋势,发生面积7万亩。
预测依据:一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已存在较大的病虫基数;二是气候条件有利,7-8月降水较多,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的迁入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的发生;三是品种布局,粮价低迷,广大农户均寻求优质优价之道,优质稻种植面积较大,优质稻病虫抗性相对较低,增大了病虫防控难度。
2、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预测依据:我市玉米种植主要为春玉米,夏、秋玉米受高温和干旱影响种植面积较少,特别是秋玉米如不是种植结构调整要求,基本无成片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