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年04月14日

长沙市2020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4月3日,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各市县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对2020年长沙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分析。与会专家根据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和冬后病虫基数,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4级),其中纹枯病、稻飞虱(4级)偏重发生,二化螟中等至偏重发生(3-4级);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3级);稻秆潜蝇宁乡中等发生(3级);稻曲病中等偏轻发生(2-3级);稻水象甲偏轻发生(2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流行风险大;玉米病虫中等发生(3级),主要有草地贪夜蛾中等偏重发生(3-4级);玉米螟、玉米纹枯病中等发生(3级);玉米大、小斑病偏轻发生(2级)等。蔬菜病虫中等发生(3级),主要有瓜实蝇、菜青虫、小菜蛾、菜蚜、豇豆荚螟、瓜绢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黄曲条跳甲、霜霉病、疫病、软腐病、炭疽病等。

一、水稻病虫

今年计划水稻种植面积426.26万亩,其中早稻145.32万亩,一季稻、中稻114.896万亩、晚稻163.04万亩。

(一)发生预测

1、螟虫

二化螟中等至偏重发生(3-4级),局部地区有成灾风险,发生面积172.5万亩次;

大螟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12.5万亩次。

2、“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34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39万亩次。

3、纹枯病

纹枯病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317.6万亩次。

4、稻瘟病

中等发生(3级),在山区、老病区等小气候适宜区感病品种上易发生流行,发生面积11.2万亩。

5、稻曲病

中等偏轻发生(2-3级),主要在中、晚稻上发生,若感病品种(组合)破口期遇适温多雨天气有可能大流行,发生面积13.5万亩。

6、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零星发生,如白背飞虱迁入高峰与水稻敏感生育期吻合,且白背飞虱带毒率偏高,则有流行风险。

7、稻秆潜蝇

宁乡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20.5万亩次。

8、稻水象甲

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58.1万亩次;

9、其它病虫

稻螟蛉、稻象甲、稻蓟马、粘虫、稻胡麻叶斑病、叶鞘腐败病、霜霉病、恶苗病、根结线虫等病虫偏轻发生,在局部地方中等发生,将造成一定危害。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

二化螟  据冬后调查,二化螟有效虫源田面积为235.9万亩。全市加权亩平活虫4811.05头,是上年的1.5倍。二化螟死亡率1.1-5%,全市加权平均2.35%。其中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加平分别达到6837头、7330头、6800头,全市发生基数均较上年增加,普遍具备偏重以上发生虫源基数。各类型田中以板田和翻耕田基数最高,全市加权亩活虫数分别为7706.95头、5979.48头。预计今年的二化螟发生为害情况重于上年及常年。越冬代羽化盛期4月19日-5月3日,一代二化螟卵孵盛期4月28日-5月10日。

大螟  全市有效虫源田面积为98万亩,冬后宁乡加权亩平活虫量311.24头,略高于去年。

纹枯病  有效菌源田面积215.5(188)万亩,田间菌核残留量大,各县市区一般每亩菌核量1.32-13.8万粒,全市加权平均为6.71万粒,菌源较上年增加,具备大发生菌源基数。

稻瘟病  菌源分布面广,有效菌源田面积8.8万亩,具备病害流行的菌源基数。

2、品种布局因素。受政策引导,我市早稻面积增加,优质稻、超级稻种植面积占播种面积的90%以上,其中大多数品种较传统品种抗性偏弱,病害流行风险增加。种子来源杂,大多数品种抗性弱,稻瘟病流行风险增加。稻瘟病及稻曲病感病品种面积较大,若遇不利气候,可能发生较重。

3、耕作栽培因素。一是水稻机收面积大,由于机收田的留桩高,有利二化螟及纹枯病等病虫害的越冬与积累。二是单、双季稻混栽,一季稻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且栽插期长,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有利水稻病虫辗转为害。此外,一些高产栽培措施和部分农户偏施、迟施N肥等种植习惯,使水稻田间生长量大、田间郁蔽度大,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害虫增殖及病害发生流行。三是油-稻、烟-稻、瓜-稻轮作模式的推广提升了农业产业效益,也稳定了二化螟等越冬害虫的虫源田面积。四是秸秆禁烧等耕作措施虽有利于改善当地空气质量,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同时也有利于虫源、菌源基数的累积,加重当地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

4、气象条件。今年总体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加上去年冬季极端气温偏高,有利于虫源、菌核越冬。4-6月平均气温全市较常年同期略偏高,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温湿条件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和繁殖。7-9月降雨量较同期偏多1成左右,气温总体偏高为主,适温高湿气象条件也有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侵染。9月部分地区会出现阶段性的极度高温天气,对病害发生不利,但对稻飞虱等虫害无明显不利影响。

二、玉米病虫

(一)发生预测

草地贪夜蛾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35万亩次;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2万亩次;

玉米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75万亩;

粘虫局部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

玉米大、小斑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1万亩、1.65万亩;

苗期地下害虫、蓟马、玉米病毒病、丝黑穗病等在局部地区将造成一定危害。

(二)预测依据

1、耕作栽培因素。一是我市玉米种植区域分散,播种期、生育期不一,山丘区连作和“插花”种植现象普遍,桥梁地块多,且生产上农户对玉米病虫害防治较少,有利于病虫害种群持续积累和辗转为害。二是受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我市夏玉米面积增加,增加了草地贪夜蛾危害的风险。

2、气象条件。根据农技中心虫情调度分析指出,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已能安全越冬,随着气温的回升,其发育进度将加快,种群数量进入快速繁殖阶段。预计草地贪夜蛾迁入时间提早,虫量加大,形势严峻;4-9月全市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偏多,有利于草地贪夜蛾迁入为害,适温高湿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纹枯病、大小斑等病害发生流行。

三、蔬菜病虫

(一)发生预测

瓜实蝇偏重发生。

菜青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9.3万亩次;

菜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6万亩次;

小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9.6万亩次;

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6万亩次;

豇豆荚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3万亩次;

烟青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1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

十字花科霜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9万亩;

蔬菜疫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6万亩;

辣椒炭疽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7万亩;

白菜软腐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8万亩;

小地老虎在苗期发生较重、瓜绢螟、甜菜夜蛾、烟粉虱、青枯病、辣椒病毒病等偏轻发生。

(二)预测依据

1、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大,且蔬菜品种多,一年多茬,播期不一,插花、连作、套种等现象普遍,有利于害虫增殖危害和病害流行。

2、种植散户多,病虫害种类多,而防治难以统一,随意性大,防治效果不佳,有利于蔬菜病虫害发生。


公益提示:

《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