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 |
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 2020年04月14日 |
4月2日,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召开了各县市区测报专干参加的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与会人员根据病虫鼠害冬后调查基数、耕作制度、作物布局、近年病虫害发生规律、人为因素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2020年衡阳市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将偏重发生,其中水稻病虫以“三虫四病”为主偏重发生,发生程度略重于去年;草地贪夜蛾偏重发生;蔬菜病虫、柑桔病虫和农田鼠害中等发生。
一、水稻病虫害
(—)发生趋势
1、二化螟:全年大发生,发生面积932万亩次。
2、稻飞虱:全年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60次万亩次
3、稻纵卷叶螟:全年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34万亩次。
4、纹枯病:全年大发生,发生面积600万亩次。
5、稻瘟病:中等发生,老病区和山区的感病品种(组合)在破口期如遇适温多雨天气有可能爆发流行,发生面积24.6万亩次。
6、稻曲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
7、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偏轻发生,局部小区域内有可能严重流行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次。
8、其它病虫:稻秆潜蝇在衡东县呈扩散发生趋势,稻蓟马、大螟、赤斑黑沫蝉、胡麻叶斑病等在局部地方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为害。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①根据冬后调查,纹枯病田间菌核残留量大,全市平均每亩11.1万粒,具备大发生的菌源基数。②稻瘟病菌源分布面广,由于种子、稻草带菌,为稻瘟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了有效的菌源。全市冬后调查谷粒带菌率为0.83%,稻草带菌率为0.21%。③冬后调查各种类型田,二化螟全市加平亩活虫5424.4条,板田最高丘亩活虫达64800条,具备大发生条件。
2、耕作制度与栽培特点。①二化螟有效虫源田面积大,为260.83万亩。双季稻区仍有一定面积的一季稻插花种植,桥梁田有利于害虫过渡为害,增大了防治难度;②机收面积大,高茬收割普遍,有利病虫害安全越冬;③随着优质稻的大面积推广及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的创建,给暴发性病害如稻瘟病、稻曲病等创造了流行的环境。④农民种田重氮肥轻磷、钾肥现象普遍,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禾苗生长嫩绿,抗性降低,有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的流行和卷叶螟、飞虱的发生为害。
3、人为因素。①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种植大户普遍请工难、亩用药成本低、管理粗放,导致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效果差;②农户在病虫防治中习惯见虫打药、重虫轻病,甚至部分农户不重视第1、2代二化螟的防治,导致二化螟残留基数大、后期世代重叠突出,防治工作十分被动,有利于病虫暴发危害。③由于长期、超量使用酰胺类杀虫剂,导致二化螟抗性严重,加上近年来缺乏新的化合物对口防治二化螟,导致二化螟危害逐年加重。
4、气象因素。去冬今春气温偏高,有利本地害虫存活。据气象部门预报,4-6月降雨正常略偏多,7-8月间,受登陆台风数较多影响,我市部分区域降水较常年明显偏多,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的迁入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的流行。夏季(6-8月)气温正常略偏高,高温日数偏少,将影响二化螟、稻飞虱等害虫的防治效果。
二、草地贪夜蛾
(一)发生趋势 草地贪夜蛾偏重发生,预计迁入时间提早,发生代次增多,发生面积进一步扩大,见虫面积将超过8万亩。
(二)预测依据 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国南部地区定殖,2019年在我市玉米上普遍发生。今年我市春玉米3月份陆续播种,目前在田玉米面积超过8万亩,大部分处于苗期,食源充足,有利于草地贪夜蛾在我市发生。
三、农田害鼠
(一)发生趋势 农田害鼠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50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冬后基数。常宁市3月份调查,农田害鼠总捕获率4.58%,比去年同期+0.81%,比历年-3.55%。稻田亩平害鼠0.5只,旱土亩平害鼠1.2只,室内百平方米为0.5只,比去年同期分别+0.1、+0.4、0只,比历年分别-0.27、-1.15、-1.63只,雌雄比为1:0.6。
2、害鼠种群数量比去年有所上升。3月份捕获黑线姬鼠9只、黄毛鼠9只、小家鼠0只、黄胸鼠0只、褐家鼠4只,比去年分别-1、+4、0、+1、+2只、比历年分别-14.58、+3.19、-3.08、-2.84,-7只。
3、成年鼠多,受孕率低。3月份解剖害鼠22只,其中成体组占66.67%。解剖雌鼠15只,比去年同期+33.33%,比历年-29.97%,雌鼠受孕0只,受孕率0,与去年同期一样,比历年同期-100%。
4、害鼠天敌回升慢。调查3村6组共150户,养猫13只,比去年+30%,目测自然天敌猫头鹰、蛇、黄鼠狼有所下降。
四、蔬菜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蔬菜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5万亩次。其中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甜菜夜蛾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豇豆荚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次;瓜绢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万亩次;小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5万亩次;菜青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7万亩次;菜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4万亩次;枯萎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霜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万亩次;炭疽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细菌性角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上半年降雨天气多,气温适宜,有利病害发生;蔬菜品种多,一年多茬,播种期不一,插花、连作、套种等造成害虫世代重叠,有利于害虫发生。
2、种植散户多,病虫害种类多,病虫害预测难,防治难以统一,随意性大,有利于蔬菜病虫种群发展和加重危害。
五、柑桔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柑桔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8万亩次。其中柑桔红蜘蛛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7万亩次;锈壁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万亩次;潜叶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5万亩次;柑桔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蚧壳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次;花蕾蛆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溃疡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6万亩次;炭疽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4.5万亩次;疮痂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冬后病虫基数。3月上旬各地调查:柑桔红蜘蛛全市平均百叶成螨285头,虫叶率34%。
2、我市柑桔种植规模普遍不大,管理粗放,对病虫防治不重视,加重了柑橘病虫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