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 |
永州市植保植检站 | 2020年03月10日 |
一、水稻种子消毒
水稻种子带菌是稻瘟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恶苗病等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来源之一,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是减轻种传病害发生为害的有效措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选用强氯精、咪鲜胺等进行种子消毒,具体方法如下:
1、强氯精消毒: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12小时,然后用85%强氯精500倍药液浸泡10~12小时(杂交稻种应采用多起多落的方法),捞起用清水洗净沥干后催芽。
2、咪鲜胺消毒:用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倍液浸种24~48小时后,不用清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药剂拌种(任选一种方法):可减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1、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6g ,先与100ml清水混匀,再均匀拌干种子量3kg催芽而成的催芽稻种,晾干3小时后播种。
2、每公斤稻种催芽后用25%吡蚜酮悬浮剂8~10g拌种,待药剂充分吸收后播种。
二、春灌灭螟
水稻螟虫主要以幼虫在稻桩中越冬,其发生为害程度与越冬虫源基数成正相关,而灌水是杀灭越冬螟虫的有效途径。各地应在3月中旬螟虫羽化前进行灌水浸泡耙沤,杀死越冬幼虫和蛹,减少虫源基数,减轻早稻螟虫发生与为害。
三、打捞菌核
各地植保部门要指导广大农户及早整修田埂、灌水犁耙田,深埋稻桩、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同时把漂浮在水面的各种残渣、菌核捞出晒干并集中烧毁,可有效减轻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危害。
公益警示语:
1. 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又好又快发展。
2. 农业生物灾害是农业生产第一灾。植物检疫是防控农业生物灾害第一关。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在调运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