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 |
永州市植保植检站 | 2019年07月31日 |
当前,我市中稻、一季稻处于穗期,晚稻处于移栽——返青分蘖期,是中稻、一季稻穗瘟、稻曲病等穗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一、发生实况
1、二化螟:根据各县区植保站近期对二代二化螟发育进度调查,并结合当前气候条件、参考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三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在7月29日—8月6日。
2、稻飞虱:据各县区7月29日调查,田间褐飞虱比例上升,中稻田百丛虫量一般为144—720头,全市加平为545.3头,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宁远1000头、东安720头、冷水滩685头、祁阳625头;全市长翅成虫78.1只,短翅成虫3.3只,百株卵量101.7粒。晚稻田百蔸虫量一般为132—412头,全市平均319.2头/百蔸,比去年同期略高,其中新田412头、祁阳346.5头、双牌336头。灯下虫量:东安7月29日48头、宁远28日28头,道县25日23头,江永县27日33头、江华23日11472头、26日320头,预计全市8月上中旬将会出现若虫高峰。
3、稻纵卷叶螟:田间蛾、卵、幼虫并存,中稻田亩平蛾量135头,亩平幼虫量1433.3头,亩卵量1935.8粒,卷叶率为1.7%;晚稻田亩平幼虫量572.2头,亩卵量6500粒,卷叶率为0.8%。预计8月上旬将会出现低龄幼虫高峰。
4、稻瘟病:叶瘟在双牌县的晚稻上有发生,发生面积0.05万亩,病蔸率1.8%,病株率0.7%,病叶率0.4%。穗颈瘟在冷水滩、双牌、新田中稻上有发生,发生面积0.9万亩,病穗率平均为1.5%、白穗率平均为1.3%。
5、纹枯病:中稻田全市病蔸率平均为20.8%,病株率平均为9.5%;双牌县晚稻田已见病,病蔸率2.7%,病株率1%。
6、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零陵、冷水滩、祁阳、新田、江华县中稻上已发生,发生面积3.28万亩,全市加平病蔸率2.9%,病株率1.4%;全市晚稻田还未发现疑似病株,抓好晚稻大田前期“治虱防矮”工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防治意见
(一)防治适期:
晚稻:早插田8月3—6日,迟插田8月12—15日;
中稻(一季稻):8月上旬。
(二)防治对象:
晚稻:主治三代二化螟、稻飞虱,挑治叶瘟、纹枯病,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中稻(一季稻):主治三代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预防穗颈瘟、稻曲病宜在破口前5天左右施药,齐穗期再施一次药。
(三)防治药剂: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高含量的甲维盐与阿维菌素等。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高含量的甲维盐与阿维菌素等。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高含量的甲维盐与阿维菌素等。
稻飞虱:选用噻虫嗪、吡蚜酮、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等药剂;
纹枯病:选用苯甲·丙环唑、己唑醇、苯甲·嘧菌酯、嘧菌酯、氟环唑等药剂防治
稻瘟病:选用高含量三环唑、嘧菌酯、稻瘟灵、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肟菌·戊唑醇以及四霉素,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农药,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
注意事项:近期高温,应避开高温施药,注意用药安全;严格按说明书配药,要均匀喷雾,施足药液量。防治穗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提倡一次用药同时兼治。
公益警示语:
1、大力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农药使用零增长,节本增效生态好。
2、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又好又快发展。
3、《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