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 | |
怀化市植保植检站 | 2019年07月31日 |
发生实况:据各县市区7月29-30日调查,稻飞虱:一般百丛虫量248-2078头,靖州县最高丘达5360头/百丛,全市加权平均854头/百丛(其中长翅成虫78头,短翅成虫11.5头),比去年同期增加20.1%;稻纵卷叶螟:一般亩有幼虫1117-8667头,中方县严重丘块达76300头/亩,全市加权平均4687头/亩,比去年同期增加31.6%;二化螟:一般亩有幼虫193-980头,全市加权平均442.7头/亩,枯心率加权平均0.8%,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纹枯病:病丛率全市加权平均11.8%,病株率全市加权平均3.7%;穗颈瘟、稻曲病尚未发现发病。
发生预测:以褐飞虱为主的第四代成虫于7月下旬盛羽,当前田间已开始出现初孵若虫为害,根据当前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害虫发育进度,结合天气预报(8月上旬以阵雨天气为主)和历年发生规律分析:预计稻飞虱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纹枯病中等至偏重流行,稻瘟病在老病区、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的地方有大流行的趋势。
防治意见:当前我市中稻处于破口至抽穗期,是病虫发生为害的危险生育期,且田间病害发生极不平衡,害虫世代重叠严重。各县市区一定要加强调查监测,及时发出防治预报,分类指导农户适时开展防治,控制病虫为害,确保中稻丰收。
防治适期:8月3日-8月13日。预防穗颈瘟、稻曲病宜在破口前5天左右施药,齐穗期再施一次药。
防治对象:以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穗颈瘟)为主,兼治稻曲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病虫。
防治药剂: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20%以上)、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异丙威(50%以上)等;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阿维菌素(1.8%以上)、苏云金杆菌(8000IU/mg以上)、短稳杆菌(100亿孢子/毫升以上)等;防治纹枯病、稻曲病可选用己唑醇(10%以上)、戊唑醇、噻呋酰胺、嘧菌酯、氟环唑、井冈霉素(20%以上)、申嗪霉素(1%以上)、井冈·蜡芽菌(12.5%以上)、苯甲·丙环唑等;防治或预防穗颈稻瘟可选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嘧菌酯(25%以上)、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PIB/g以上)、春雷霉素(2%以上)、肟菌·戊唑醇、春雷·噻唑锌、春雷·三环唑等。
注意事项:近期气温高,应尽量减少在高温下施药。严格按农药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浓度配药,均匀喷雾,喷足药液量,并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对于稻飞虱虫量较大的田要与烯啶虫胺等速效药剂混用,对于缺水的稻田要添加敌敌畏,以确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