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永州市植保植检站 2019年07月10日

当前水稻病虫防治意见

当前,我市早稻处于乳熟—黄熟期、中稻(一季稻)处于拔节—孕穗期、晚稻处于秧苗期,由于近期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适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极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一、病虫发生实况

据各县区植保站近日调查,稻飞虱:早稻全市平均百蔸虫量为434.5头(去年同期266.1头),其中冷水滩676头,江华666头,东安580头;中稻(一季稻)全市百蔸虫量加平为717.6头(去年同期611.5头),若虫604.6头、短翅成虫8头、带卵株率16.8%,其中东安1032头、江华847头、祁阳740头、江永733头,双牌县个别丘块虫量达4800头。灯下虫量:道县2日7头、6日4头,江永8日18头、江华6日1648头、7日1840头。稻纵卷叶螟:田间蛾、卵、幼虫并存,全市中稻田间亩幼虫量加平为2774.5头(去年同期2560.8头),卷叶率为2.3%,其中江永4232头、冷水滩3752头、宁远3500头,祁阳县最高丘达9850头。灯下虫量:道县7月1日23头、2日25头,江永6日41头、蓝山1日20头。二化螟:二代进入为害高峰期,早稻田间幼虫量2124.7头/亩,中稻上亩幼虫量1866.4头(去年同期962.8头),枯心率0.4%。稻瘟病:叶瘟在中稻上多数县区有发生,病丛率5.4%,病株率3.8%,病叶率2.6%,最高病叶率为35%;穗颈瘟在冷水滩、双牌、新田、宁远、江永、江华等县区有发生,病穗率1.1%,最高15%;纹枯病:中稻上处于水平扩展高峰期,全市加平病蔸率为18.1%,病株率6.9%,病指4.1,双牌县最高丘病株率达50%。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零陵、冷水滩、江华早稻上有发生,病丛率1.7%,病株率0.6%;零陵、冷水滩、江华、祁阳、蓝山县中稻上有发生,病丛率2.9%,病株率1.0%,最高4.8%。

目前早稻即将进入收割期,部分害虫将发生转移危害;因此,各地植保部门要加强田间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因地制宜指导广大农户抓好当前水稻病虫防治工作。

二、防治建议

1、防治时间:7月中旬(各县区根据本地病虫发生实情,合理安排)。

2、防治对象

中稻(一季稻)田主治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挑治叶瘟;

晚稻秧田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蓟马,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和稻瘟病。

3、防治药剂

稻飞虱、稻蓟马,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选用吡蚜酮•异丙威、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等;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高含量的甲维盐与阿维菌素等。

纹枯病:第一次在水稻分蘖末期封行时优选高含量井•蜡芽或井冈霉素防治,第二次防治时期为病丛率在20%~30%时,选用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己唑醇、苯甲•嘧菌酯、嘧菌酯等药剂防治;

稻瘟病:选用高含量三环唑、嘧菌酯、稻瘟灵、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肟菌·戊唑醇,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农药,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历年发病较轻的区域,可采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等生物制剂。


公益警示语:

1、《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大力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现安全高效环保目标。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