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 |
娄底市植保植检站 | 2019年06月01日 |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寄主广、繁殖能力强、暴食性危害重。今年5月15日我市新化植保站首先发现疑似草地贪夜蛾幼虫,经专家鉴定确定后,我站立即向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袁若宁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刘明操、赵彩宏,市农技推广中心凌志胜为副组长,局办公室、财务科、粮油科、经作科及市农技推广中心、种子技术服务站的技术人员组成草地贪夜蛾调查应急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植保站,经调查至5月31日全市发生面积11.4万亩,防治9.16万亩,其中双峰发生面积31800亩,百株虫量12条,最高35头,1-3龄幼虫占27%,被害株率14.5%,最高40%,防治面积15200亩,防治效果90%,涟源发生面积25490亩,百株虫量3.7条,最高30头,1-3龄幼虫占70%,被害株率5.4%,最高45%,防治面积12300亩,新化发生面积44873亩,百株虫量8.9条,最高47头,1-3龄幼虫占34.3%,被害株率6.9%,最高38%,防治面积22583亩,娄星区发生面积9233亩,百株虫量9.6条,最高37头,1-3龄幼虫占18%,被害株率9.6%,最高40%,防治面积5239亩。
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草地贪夜蛾自5月上旬迁飞入侵我市以后,发生面积逐日增加,部分乡镇个别丘块危害严重,危害株率达到了40%,且部分已超过防治指标由于草地贪夜蛾近段时期迁入的时间不一致,幼虫孵化时间不整齐,给施药防控带来了很大困难。预计6月上旬玉米将进入抽雄吐丝,草地贪夜蛾又将进入危害高峰期,也是防控的关键时期,因此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坚决打好草地贪夜蛾防治攻坚战,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一是加强监测及时预警防控,以“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治早、治小、治了”为目标,前阶段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还未防治处置的,应立即组织防治,务必在草地贪夜蛾入侵零星发生,低龄幼虫期进行防治处置。二是要加强宣传发动技术培训,草地贪夜蛾是新迁入的危险害虫,形态特征、危害特点、防治方法大部分农户,甚至有的农技人员还不熟悉,因此要尽快组织宣传培训,及时发放各种技术资料,张贴草地贪夜蛾挂图,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草地贪夜蛾危害特征、防治方法增加公众对草地贪夜蛾的知晓度,推进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进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全覆盖。三是要立即行动对发生严重的区域组织专业化防治,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技术强、药械好、行动快、防治效率高的优势,组织开展应急防控。
防治药剂:早期使用多杀菌素和BT等生物农药,发生严重的使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防治说明: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对虫源集中心落区和重发区安施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药剂喷雾防治。防治指标为,玉米田苗期被害株率大于10%,大喇叭口期被害株率十于30%,穗期被害率大于10%。各地要制定应急防治措施,筛选有效药剂、生物农药和天敌资源,集成推广综合防控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