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 |
永州市植保植检站 | 2018年08月29日 |
当前,我市晚稻正处于孕穗期,田间郁蔽度高,加之近期时晴时雨天气的影响,有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也是开展病虫防控的关键期。
一、病虫发生实况
据各县区植保站8月27日调查,二化螟:三代二化螟发育极不整齐,田间均见高龄幼虫、蛹、成虫;晚稻田亩平有虫一般为420~4560头,全市加平2285.7条,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祁阳县亩平4560头,最高25580头;全市枯心率0.7%。灯下蛾量:东安8月25日、26日各2头,双牌24日16头、道县26日105头,预计四代卵孵高峰期在9月7—17日;稻飞虱:晚稻田间百蔸虫量一般为200~671头,全市加平为469.9头,百蔸短翅成虫5.1头,百蔸有卵35.5粒;其中冷水滩671头、祁阳583头、宁远538头。灯下虫量:东安8月27日54头,双牌26日144头,道县22日12头,江永25日13头,预计9月中旬将会出现若虫高峰。稻纵卷叶螟:田间世代重叠,卵、幼虫、成虫混合发生。亩平蛾量一般35-550头,加平223.6头,亩平幼虫量一般350-3260头,加平1604.1头,其中祁阳3260头、宁远2100头;全市亩卵量560粒,卷叶率加平为1.1%。纹枯病:已处于垂直扩展期盛期,发生面积继续上升,程度不断加重;全市病蔸率加平为17.7%,病株率7.4%,病指3.2。叶瘟:晚稻叶瘟多数县区有发生,全市病蔸率加平为6.5%、病株率3.4%、病叶率3.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零陵、新田、祁阳、江华县晚稻上有零星发生,全市平均病蔸率2.8%,病株率1.9%
二、防治意见
由于我市晚稻栽插期不一,病虫发生情况较复杂。因此,各地务必要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省站文件(湘植保[2018]15号)精神,迅速行动,加大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的频次和广度,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搞好病虫趋势会商,快速发布病虫信息,切实抓好晚稻穗期病虫防控工作,确保我市晚稻生产安全。
(一)防治适期与防治对象:
9月3—10日:主治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破口抽穗前预防穗颈瘟和稻曲病。
9月10—18日:根据二化螟二次蛾峰,抓好迟熟晚稻上二化螟和后期稻飞虱的防治,防止暴发成灾。
(二)防治药剂:
稻飞虱:选用高含量的吡虫啉或吡蚜酮、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等药剂;
稻纵卷叶螟、螟虫: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高含量的甲维盐与阿维菌素等。
纹枯病:选用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己唑醇、苯甲·嘧菌酯、嘧菌酯等药剂防治。
稻瘟病:选用高含量三环唑、嘧菌酯、稻瘟灵、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肟菌·戊唑醇,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农药,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
稻曲病:可选择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等在稻孕穗末期开展预防,即在水稻破口抽穗前5~7天施药,持效期长、杀菌谱广、安全、低毒的杀菌剂防治。
药后4小时遇雨或防效不佳应及时补治。
公益警示语:
1、大力提倡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2、大力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现安全高效环保目标。
3、《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