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娄底市植保植检站 2018年08月24日

切实抓好晚稻中期病虫防治

当前晚稻已经进入分蘖盛期,生长良好,全市8月初进行了一次防治,防治效果良好,但是二化螟残留基数较大,且蛾峰多,世代重叠。两迁害虫稻飞虱、纵卷叶螟潜在威胁大,纹枯病已进入流行盛期,田间各种病虫混合发生。为此,各地务必高度警惕,切实抓好当前重大病虫防治。

一、发生实况

1、二化螟:当前全市平均幼虫量亩有1118头,平均枯鞘率4.6%,当前发生程度3级,田间多种虫态并存,发生情况非常复杂。

2、稻飞虱:田间百蔸虫量193.4头,高丘1351头,百丛卵量35.3粒,目前发生程度2级,比往年轻,但晚稻即将进入孕穗期,利于飞虱取食繁殖。

3、纵卷叶螟:田间蛾量全市亩平均58.5头,幼虫亩平均579.6头,高丘3447头,卵量亩有998.7粒,卷叶率0.7%。

4、纹枯病:已进入流行高峰期,一般病蔸率5-18.7%,病株率1.4%,高丘9.2%,开始进入垂直扩展期。

二:发生预测:预计8月下旬9月初二化螟将再次出现幼虫高峰,且幼虫高峰与晚稻孕穗期吻合。据气象部门预报,8月下旬气温偏高,未来一段时间以晴到多云天气,天气条件对两迁害虫、纹枯病的发生有利。

三、防治意见

1、防治策略:主治二化螟、纹枯病、稻飞虱,注意挑治纵卷叶螟。

2、防治对象:迟熟一季稻、双季晚稻。

3、防治时间:一般于8月27日至9月2日,各地可根据上次防治情况与田间虫情因地制宜。

4、防治方法: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时宜选用高含量阿维菌素或高含量甲维盐、杀虫单、氯虫苯甲酰、丁烯氟虫腈等混用。二化螟世代重叠明显时建议增加氟铃脲等杀卵性较强的药剂,提倡添加激健、有机硅等助剂,提高农药利用率。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噻虫嗪、噻嗪酮、吡呀酮、呋虫胺与烯啶虫胺。防治纹枯病、预防稻曲病选用30%苯甲·丙环唑,50%已唑醇,井岗·蜡芽菌、井冈霉素等。

注意事项:阿维菌素在高温强光下药效影响大,应避开高温时段施药,防治时应保障田间有水,适当加大药液量,每亩药液量不少于30公斤。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