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 |
湘潭市植保植检站 | 2018年07月06日 |
我市上半年水稻病虫害整体中等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大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其他病虫偏轻发生。预计下半年我市水稻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具体情况及分析如下:
二化螟:上半年发生面积95万亩。今年我市二化螟发生面积较大,湘潭县、湘乡市个别严重坵块枯鞘蔸率在80%以上,但早稻通过2次防治,防治效果较好。根据市县两级监测,灯下一代二化螟蛾峰出现在6月15日左右,对我市一季稻、再生稻造成了严重威胁。预计全市下半年二化螟发生面积168万亩,发生程度4级,一季稻二化螟的防治将成为下阶段病虫防治工作的重点。
纹枯病:上半年发生101万亩。早稻后期雨水增多,有利于其发生流行。预计晚稻发生116万亩,发生程度5级。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上半年稻纵卷叶螟发生35万亩,发生程度3级;稻飞虱发生135万亩,发生程度2级。发生整体偏轻和今年我市早稻前期降水较少,上半年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迁入量少,发生较轻有关。按照气象规律,8、9月份的台风将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迁入,预计下半年“两迁”害虫发生4级。
稻秆潜蝇上半年发生程度较去年有所减轻,发生面积30万亩,可能与早稻大面积防治二化螟有关。但由于一季稻种植比例增加等因素,预计下半年发生程度偏重。预测发生45万亩,发生程度3-4级。
稻瘟病早稻发生较轻,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3万亩,发生程度3级。预计其他病虫发生2级。
下半年趋势分析依据:
(一) 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变化
今年我市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播种面积计划较去年核减15万亩,同时推进油菜绿肥生产,水稻种植面积有明显下降,但一季稻与双季稻混栽程度高的现象短期难以扭转,害虫有大量转移的寄主桥梁田,易造成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等多种害虫的世代重叠和转移为害,使防治难度仍然较大。
(二)品种布局
1、优质稻面积较大,特别是大部分的优质稻品种抗病性差,有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暴发流行。
2、中晚稻以杂交稻为主,杂交稻植株高大,茎杆粗壮,营养丰富,生育期长,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害虫的发生为害。
(三)气候条件
按照气象规律,湘潭8、9月份受台风影响,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迁入,将给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8月底至9月初的“寒露风”,对晚稻稻曲病、稻瘟病的发生也极为有利。9月北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随气流大量回迁,有利于晚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大发生。
(四)药剂因素
大部分防治药剂在生产中使用多年,病虫抗药性显著增强,给病虫害的防控带来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