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 |
永州市植保植检站 | 2018年07月16日 |
一、下半年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测
2018年我市中稻种植面积36.2万亩、晚稻计划种植面积307.16万亩。根据今年早、中稻前期病虫害发生实况、残留基数,结合历年病虫发生规律、气象资料等因素分析,预计我市下半年水稻主要病虫总的发生趋势为偏重发生,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其他病虫:细条病、稻胡麻叶斑病、福寿螺、稻瘿蚊、稻蝽象、蝗虫、蚜虫、鼠害等将在局部地方发生,并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具体趋势分析如下。
1、下半年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程度与发生面积(单位:级、万亩次)
虫害类别 |
发生程度 |
发生面积 |
病害类别 |
发生程度 |
发生面积 |
稻飞虱 |
3—4 |
430 |
稻胡麻叶斑病 |
2 |
15.5 |
卷叶螟 |
3 |
253 |
纹枯病 |
5 |
260 |
二化螟 |
4 |
250 |
稻瘟病 |
3 |
41 |
稻象甲 |
1 |
10.5 |
细条病 |
1 |
5 |
稻蓟马 |
2 |
28 |
稻曲病 |
3 |
62 |
稻秆潜蝇 |
2 |
14.6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
2 |
45 |
2、主要预报依据
(1)病虫基数(1)螟虫 6月25日调查,一代二化螟亩平残虫量594.3头(583.5头),中稻田690.7头(905.8头);四(3)代卷叶螟田间幼虫量:全市早稻1693.4头,中稻亩平2042.4头。(2)稻飞虱: 6月25日统计,全市早稻百蔸成若虫量为579.8头,百株卵量为114.8粒,短翅成虫5.6头/百蔸;中稻百蔸成若虫量为648头,百株卵量为115粒;全市灯下虫量在6月24日—7月2日有一迁入高峰,我市常年8月下旬-9月中旬有大批回迁虫源,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3)早中稻纹枯病偏重发生,田间菌源充足。(4)稻瘟病:早中稻发生面积较大,菌源足;老病区广,感病品种多,利于其发生。
(2)耕作制度与品种布局 中稻(一季稻)面积加大,有利于虫害转移为害。优质稻等易感品种多,种植面积大,极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
(3)种植因素 (1)晚稻抛秧面积大,重施氮肥少施磷、钾肥现象存在,造成禾苗生长嫩绿,阴蔽度高,有利于害虫的取食与病害的流行;(2)田间有机肥少,土壤理化性能差,植株抗性降低,利于各种病虫发生。(3)肥水管理不当,田间长期保持深水灌溉,晒田少。(4)晚稻免耕和稻草还田面积大,病源积累多,有利病害发生。
(4)气候条件 (1)7~8月高温干旱,不利于稻纵卷叶螟幼虫孵化、稻飞虱繁殖和病害的发生流行。(2)9月中下旬正值晚稻破口抽穗期,若雨日多,湿度大,温度适宜将有利于稻曲病、穗瘟等病害的发生。(3)丘陵、山区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晚稻穗瘟的发生。
二、下半年玉米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我市下半年玉米主要病虫有玉米螟、蚜虫、纹枯病、大小斑病等,主要发生区域在祁阳、东安、新田、江永、江华等县区,发生趋势预测如下表:
1、下半年玉米主要病虫发生程度与发生面积(单位:级、万亩次)
虫害类别 |
发生程度 |
发生面积 |
病害类别 |
发生程度 |
发生面积 |
玉米螟 |
2 |
4.7 |
玉米纹枯病 |
2 |
0.9 |
玉米蚜虫 |
2 |
2.7 |
玉米大斑病 |
1 |
0.1 |
地下害虫 |
1 |
0.1 |
玉米小斑病 |
2 |
0.6 |
其他虫害 |
1 |
0.3 |
玉米锈病 |
2 |
0.4 |
其他病害 |
1 |
0.3 |
粘虫 |
1 |
0.1 |
2、主要依据:
(1)病虫残留基数大:今年春玉米上玉米螟发生面积较大,为20.08万亩。据7月2日调查,二代玉米螟田间幼虫量平均为4.9头/百株,江永县最高48.6头/百株;平均被害株率4.9%,江永县最高为51%。蚜虫:全市平均被害株率11.9%,百株蚜量1035.2头,东安县最高丘达5500头/百株。
(2)栽培制度因素:春、夏玉米混栽,种植面积大,连作现象普遍,菌源丰富。
(3)肥水管理因素:推广密植型种植,高肥水栽培,田间通透性差,利于病虫发生。
(4)其他因素:农民不太重视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玉米秸秆没经处理,任其遗留在田间,利于病虫的发生。
公益警示语:
1.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又好又快发展。
2.《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 大力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农药使用零增长,节本增效生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