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 |
娄底市植保植检站 | 2018年06月11日 |
入夏以来稻飞虱、纵卷叶螟持续迁入,出现明显迁入峰。水稻重大病虫二化螟冬后基数高,属于一类防控区的乡镇多于去年,成灾风险明显大于去年,前段曾经采取多项措施治理防控,但残留基数较高;稻瘟病,纹枯病已开始流行。当前早稻长势喜人,预计6月中旬将始穗,部分早稻一季稻也进入了分蘖盛期,处于病虫危害的危险生育期,且进入6月适温多雨有利于害虫的取食繁殖和病害的扩展蔓延,病虫危害将对水稻丰产丰收造成严重威胁,防治稍有松懈就会出现灾情。
一、当前病虫发生情况
稻飞虱早稻当前发生面积40万亩,百丛若虫263.8头,长翅156.8头,带卵株率0.5%,百丛卵量263粒,若虫、成虫最高丘块1320头;新化早稻飞虱发生面积17万亩,飞虱密度639头/百丛,其中长翅253头,若虫386头,双早稻飞虱密度288头/百丛,最高450头/百丛。纵卷叶螟:当前早稻发生面积44万亩,亩平蛾量300.6头,亩有卵9392粒,亩平幼虫3826头,卷叶率0.7%,幼虫量最高丘块18000头/亩;新化早稻区域亩有蛾125头,亩有卵1340粒,亩有幼虫量1203头,卷叶率0.8%,涟源亩平蛾量115头,幼虫亩平2300头,卵亩平14300粒,双峰蛾量650头,幼虫亩平7800头,卵量亩平12000粒。二化螟当前早稻发生面积69万亩,亩有幼虫量2323头,亩平卵3块,卵寄生率1.7%,大田为害枯鞘株率3.3%,枯鞘蔸率28.8%,枯心率1.3%,幼虫量最高丘块8400头/亩;新化当前发生面积19万亩,幼虫量亩平710头,蛾量6头,亩有卵3块,大田为害程度枯鞘株率3.9%,枯鞘蔸率27%,双峰发生面积15万亩,大田为害枯鞘株率1.2%,涟源当前大田幼虫量3200头,为害枯心株率2.9%,纹枯病全市发生面积15万亩,平均病丛率12%,病株率3%。
二、发生预测
稻飞虱预计若虫高峰出现在6月中旬,大部分早稻将达到防治指标,纵卷叶第一代轻发,二代预计偏重发生,6月中旬为低龄幼虫高峰期,70%的早稻和部分一季稻将达到防治指标,纹枯病将进入垂直扩展高峰,稻瘟病感病品种,老病区早稻田破口抽穗时需进行预防。
三、防治意见
各地植保部门在搞好系统观察的同时加强大面积普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争取一次用药防治过关。
1、防治策略:主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兼治二化螟,预防稻瘟病。
2、防治对象田
纵卷叶螟低龄幼虫1万头以上,或百丛有50个束尖;稻飞虱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纹枯病病丛率20%以上;稻瘟病感病品种采用药剂预防。
3、防治时间
早稻6月15日—19日(或破口抽穗期),一季稻6月16日—20日,稻瘟病感病品种应在破口始穗期和齐穗期防治二次。
四、防治药剂
防治纵卷叶螟的兼治二化螟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高含量甲维盐与阿维菌素。防治稻飞虱选用吡蚜酮、蚍虫啉或噻虫嗪、或烯啶虫胺。防治纹枯病选用苯甲苯环唑、噻呋酰胺、已唑醇、苯甲噻菌酯等。防治稻瘟病先用高含量三环唑、稻瘟灵、嘧菌脂等,发病轻的区域可用枯草牙孢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