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 |
怀化市植保植检站 | 2018年05月10日 |
发生期预报:据各县市区调查,今年越冬代二化螟于3月下旬始蛹,比去年早2-4天,4月下旬进入盛蛹期。新晃县4月28日调查,化蛹率33.3%,芷江县5月6日调查化蛹率53.3%,羽化率36.6%,已进入羽化、产卵盛期。根据二化螟目前发育进度,结合天气预报,并参照历年发生规律分析,预计今年一代二化螟成虫羽化盛期平丘区为5月3-15日,比去年早2-4天,幼虫盛孵期为5月10-25日,一般山区(海拔500米左右)推迟5-7天,高寒山区(海拔800米左右)推迟10-15天。另外,近段时间阵雨天气较多,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媒介白背飞虱开始迁入我市为害中稻秧田,一般0-8头/平方米,平均2.2头/平方米。
发生程度预报:据各县市区植保站冬后基数调查,全市二化螟各类型田加权平均亩有活虫3437头,比去年增加8.1%。灯下,洪江市4月3日始见蛾,比2017年早10天,截至5月6日止,洪江市灯下共诱蛾1396头,是去年同期的2.04倍。5月6-7日芷江县、靖州县、洪江市调查,秧田一般亩有蛾10-200头,平均54.3头,亩有卵20-667块,平均234块,与去年同期(249块)相近。根据冬后基数和目前田间蛾卵量预测,预计今年一代二化螟将在全市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35万亩。
防治意见:今年我市冬后二化螟基数高于去年,加之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天气有利于二化螟安全渡过蛹期,因此今年一代二化螟发生危害将重于去年,各地对二化螟的防治要高度重视,切实落实二化螟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技术措施。
一、要加强调查监测,准确掌握其发生动态,适时发布防治预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种植户科学防治。
二、认真贯彻“狠治一代压基数,治好秧田保大田” 和“治虱防矮”的防治策略,确保中稻秧田期普治一次,重点抓好移栽前3-5天施“送嫁药”,切的主动权。
1、农业防治:提前翻耕实搞好秧田的防治工作,压低一代基数,争取全年螟虫防治工作灭蛹或秧田期人工摘除卵块,压低虫源基数。
2、物理防治:5月中旬前利用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平丘区于5月12-25日,山区(海拔500米左右)于5月17-30日,高山区(海拔800米左右)为5月22-6月5日开展药剂防治。
4、防治对象田:中稻秧田及早栽的中稻本田。
5、推荐药剂:二化螟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丁虫腈、阿维菌素(1.8%以上)、甲氧虫酰肼、乙多·甲氧虫、阿维·甲氧虫、阿维·氯苯药剂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噻虫嗪(25%以上,不用于褐飞虱)、吡虫啉(20%以上,不用于褐飞虱)、呋虫胺、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20%以上)、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异丙威(50%以上)药剂防治。
公益提示:
1.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又好又快发展。
2.《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 大力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农药使用零增长,节本增效生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