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 |
株洲市植保 | 2018年05月07日 |
近几年,二化螟在我市连续大发生,已成为株洲市病虫害防治的重点防治对象。根据冬后病虫害越冬基数调查结果以及最新病虫害调查情况,2018年二化螟的发生程度仍处于大发生水平,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除炎陵县外,株洲全市为省级一类防控区。因此要求全市各级植保站、各农户、统防统治专业组织及种粮大户抓住关键时期,切实搞好早稻第一代二化螟防治,为打赢二化螟攻防战,实现全年“螟虫无害化”奠定良好基础。
一、发生动态
1、发生期 第一代二化螟发生期提早。据攸县田间调查及灯下诱蛾观察,越冬代二化螟始见蛹3/10(比去年早10天),始盛蛹期3/27-3/29(比去年迟9天),盛蛹高峰期4/2-4/4(比去年早1天)。始见蛾4/3(比去年迟2天),第一次盛蛾高峰期出现于4/9-4/12(比去年早8天),第二次盛蛾高峰期4/19-4/23,第一次卵孵化高峰期4/21-4/25,预计第二次卵孵化高峰期为5/2-5/5。
2、发生量 ①越冬基数大。根据全市统计,观测区冬后死亡率为2.1%,去年为1.7%。全市冬后残存基数加权平均9346.6条/亩。根据各县市植保站调查结果,二化螟越冬基数整体情况比去年略增,由于全市各地情况不同,虫源基数差异也较大,因此具备非常充足的虫源;②有效虫源田面广量大。预计有效虫源田总面积将达143.2万亩以上,今年由于全市种植结构调整面积和休耕田面积较大,虫源田面积比以往都大;③性诱蛾量大,蛾期长。据攸县测报站数据,自4月3日始见,每天成虫不断;截止4月26日,各测报点性诱蛾量日平均累计达412头,比去年同期增加60头。
二、防治意见
各区(县、市)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其发生动态,分区分类指导农民科学防治,主治早稻田和一季稻秧田,狠治一代压低基数,争取全年螟虫防治工作的主动权。
防治适期:5 月上旬
防治对象:主治一代二化螟,预防稻瘟病,兼治稻蓟马、大螟等。
防治药剂:防治二化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康宽)、甲氧虫酰肼、丁烯氟虫腈、阿维菌素(1.8%以上)等药剂。
稻瘟病老病区、感病品种种植区要积极做好稻瘟病的预防,可选用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或三环唑、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PIB/g以上)、春雷霉素(2%以上)等药剂。
施药时田间要有3-5厘米浅水层,施药后保水5-7天。
争取大面积一次用药防治过关,防治后及时检查防效,没有过关的要及时采取补治措施,确保防治效果。
公益警示语:
一、《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愿参与,民办公助”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