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 |
益阳市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 | 2018年04月17日 |
根据主要农作物病虫冬后调查基数和历年病虫发生情况,结合作物布局、栽培特点和气候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预计2018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
一、水稻病虫
属偏重发生年。其中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稻蓟马、稻杆潜蝇、稻曲病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地方个别品种发生为害较重;大螟、稻象甲、稻螟蛉、胡麻叶斑病、粘虫、叶鞘腐败病、稻粒黑粉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苞虫、稻瘿蚊、水稻根结线虫病、稻蝽蟓、叶蝉等其它病虫偏轻发生或局部发生。纹枯病发生早、流行快、面积广、为害重;二化螟发生为害程度明显加重,区域差异大;稻飞虱与稻纵卷叶螟迁入发生峰次多、为害范围广、虫量大;稻杆潜蝇发生范围扩大,为害程度加重;粘虫等个别迁飞性害虫有局部暴发为害的可能。
1、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次。水稻分蘖末进入发生流行盛期,发生流行速度快、时间长、面积广、为害重。
2、二化螟: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440万亩次。其中第一代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3、4代部分区域发生为害严重。
3、稻飞虱: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700万亩次。早期迁入次数多、虫量小,中期上升快、面积广,后期虫量大、为害重,一季稻、晚稻中后期4、5代发生危害严重。
4、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次。发生峰次多,为害范围广,7、8、9月发生危害重。
5、稻瘟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老病区和感病品种发生为害较重,局部有可能暴发为害。
6、稻蓟马: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主要为害晚稻秧田和中、晚稻苗期。
7、稻曲病: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次。以中、晚稻发病为主,局部地区感病品种发生较重,若破口抽穗期降雨频繁,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发生危害。
8、稻杆潜蝇: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次。发生范围由山丘区向平湖区进一步扩大,为害程度加重。
9、大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2万亩次。
10、稻象甲: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次。以早稻秧苗期发生为主。
1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局部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以中晚稻发生为主。
12、其他病虫:稻螟蛉局部发生为害,胡麻叶斑病、粘虫、叶鞘腐败病、稻粒黑粉病、稻蝽蟓、叶蝉等病虫局部发生或轻发生。
主要依据:
1、病虫基数:据全市冬后病虫基数调查统计,二化螟每亩加权平均活虫数2813.2条,为去年1333条的2.1倍,平均死亡率3.3%,与去年相当。纹枯病冬后菌核残留量每亩加权平均10.9万粒,具有大发生的菌源基数。稻瘟病、稻曲病历年均有发生,分布广,菌源丰富,具备流行的基础。稻杆潜蝇发生面积扩大,一季稻区越冬虫源田广,虫源基数充足。
2、气候条件:据气象部门分析,预计今年我市汛期(4-9月)总降水量略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雨水相对集中在5月下旬和6月中下旬,对早稻稻瘟病的发生为害和迁飞性害虫的迁入繁殖有利。夏季平均气温略偏高,盛夏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较常年同期略偏多,部分地区有秋旱,不利于纵卷叶螟的发生,但有利于后期稻飞虱的发生为害。
3、栽培因素:一季稻分布面广、间花种植,且播插期不一致,桥梁田多,有利于害虫的转移和繁殖。湘早籼24号、早优143等短粒型稻瘟病易感品种种植面积仍占一定比例,黄华占和湘晚籼11号、13号大面积连年种植,抗性逐减,稻瘟病易感品种比例高,对稻瘟病的发生流行有利。易感稻曲病的两系杂交稻及部分晚稻破口抽穗易感病阶段很可能与秋雨时间段吻合,有利于稻曲病等病菌的入侵感染。优质高产型水稻品种抗性相对较低,且中后期禾苗浓密、田间郁蔽,易形成温湿条件适宜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为害。
4、其他原因:病虫发生为害复杂多变,主要防治药剂病虫抗药性明显,新型高效药剂更新滞后,病虫防治难度加大,个别病虫暴发成灾的风险增加。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推进、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的普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示范推广、植保先进施药器械的更新换代、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完善,大大提高了病虫防治效果。病虫害精准预测预报、科学会商决策、技术服务指导及防治督查落实,提高了整体病虫防治技术水平,确保了病虫防治效果。
二、棉花病虫
属中等偏轻发生年。其中,棉铃虫、棉叶螨、盲蝽蟓中等发生;棉蚜、红铃虫、棉花枯·黄萎病、苗期病害、铃期病害、烟粉虱、角斑病、蜗牛偏轻发生,局部发生较重;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粉虱、玉米螟、红叶茎枯病等其它病虫偏轻发生或局部发生。
主要依据:
1、病虫基数:据调查统计,棉铃虫冬后有效蛹平均每亩9.8头,为去年的39.2%,最高的大通湖69.5头。棉叶螨寄主平均有螨株率6.3%,百株螨量8.6头,棉蚜寄主平均有蚜株率7.7%,百株蚜量77.6头,红铃虫枯杆百铃活虫数0.45头,落地枯铃亩活虫数0.5头,明显低于去年。棉花枯·黄萎病常年均有发生且范围广,菌源基数充足,条件适宜时连作棉田可能暴发流行。
2、气候因素:今年5月下旬雨水偏多,适温、高湿的条件对苗期病害的发生有利。
3. 栽培因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发生为害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棉花与其它作物套种和间种普遍,桥梁田多,为棉蚜、螨类、棉蝽蟓等害虫的转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蔬菜等作物种植面积广,有利于斜纹夜蛾等杂食性害虫的发生为害。油菜与棉花套作,油菜枯干落叶给蜗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4、其它因素:受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效益低迷影响,棉花种植面积大幅缩减,棉农投入不够,管理粗放,对病虫防治不利。防治药剂连续使用导致病虫害抗药性增加,影响病虫防治效果。
三、蔬菜病虫
属中等发生年,春冬以病害发生为主,夏秋病虫并重发生。其中,十字花科霜霉病、菜青虫偏重发生;小菜蛾、蚜虫、炭疽病、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青虫、煤霉病、锈病中等发生,局部发生较重;黄曲条跳甲、豆野螟、豇豆荚螟、疫病、黄守瓜、瓜类枯萎病、瓜类蔓枯病、瓜类白粉病、角斑病、瓜食蝇、猿叶虫、软腐病、烟粉虱、灰霉病、红蜘蛛、病毒病、地下害虫偏轻发生或局部发生。
主要因素:
1、蔬菜田常年连作、套种,播期不一,品种多样,病虫寄主和场所多而广,田间病虫基数充足,食料丰富,环境适宜,有利于病虫的发生为害。
2、非专业化种植面积广,个体农户对蔬菜病虫的防治意识不强、手段单一、技术落后,影响病虫防治效果,有利于病虫发生为害。
3、病虫发生复杂多变,不利于病虫的统一大面积防治,难以有效控制病虫的发生为害。
四、柑桔病虫
属中等发生年。其中,红蜘蛛、炭疽病、树脂病、柑桔潜叶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锈壁虱、蚧类、蚜虫、疮痂病、黑刺粉虱、烟煤病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发生较重;柑枯大实蝇、花蕾蛆、叶面害虫(蝶类、卷叶蛾等)偏轻发生;天牛、吉丁虫等其它病虫偏轻发生或局部发生。
主要依据:
1、病虫基数:据冬后病虫基数调查,沅江红蜘蛛百叶虫量5头,叶片有虫率15%,黑刺粉虱百叶虫量35头,略低于去年。
2、气候条件:今年4~9月汛期降雨量略偏多,温湿条件有利于柑桔病虫的发生为害。6月集中降雨结束后进入气温偏高的夏季,若雨水适宜则有利于红蜘蛛发生繁殖。后期可能出现的秋旱有利于锈壁虱发生。
3、其他因素:分散产区和零星种植户桔园管理不到位、树体老化,对病虫害的抗耐能力较差,有利于病虫害积累发生为害。
五、茶叶病虫
属中等偏轻发生年,虫害重于病害。其中,假小绿叶蝉、炭疽病、茶尺蠖、茶褐星病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发生较重;云纹叶枯病、茶毛虫、茶黄螨、蚜虫、苔藓和地衣等偏轻发生;白星病、丽纹象甲、茶饼病、白蛾蜡蝉等其它病虫轻发生或局部发生。
六、玉米病虫
属中等发生年。其中,玉米螟、纹枯病、蚜虫中等发生,局部发生为害较重;大斑病、小斑病、蓟马中等偏轻发生。小地老虎、锈病、粘虫、病毒病、丝黑穗病等其他病虫偏轻发生或局部发生。
电话:0737-4224920 E-mail:hnyycebao@126.com
公益警示语:
《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大力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现安全高效环保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