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 |
长沙市植保植检站 | 2018年04月16日 |
4月9日,我站组织各县市区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对2018年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分析。与会专家根据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和冬后病虫基数,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市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呈偏重(4级)发生态势。
一、水稻病虫
今年我市计划种植水稻452.93万亩,其中早稻200.6万亩、中稻41.97万亩、晚稻210.36万亩。预计今年我市水稻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为偏重发生(4级),部分次要病虫发生程度处于上升趋势。预计:今年全市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两迁”害虫重于近年;二化螟中等发生;稻瘟病、稻曲病偏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稻杆潜蝇宁乡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流行风险大。
(一)发生预测
1、稻飞虱
稻飞虱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527万亩次;
2、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406万亩次。
3、二化螟
二化螟中等发生(3级),局部地区有成灾风险,发生面积208万亩次;
4、稻秆潜蝇
宁乡中等发生(3级),近两年宁乡发生严重,发生面积120.2万亩次。
5、纹枯病
纹枯病大发生(4级),发生面积340万亩。
6、稻瘟病
偏轻发生,低镉品种种植区有偏重发生趋势;山区、老病区等小气候适宜区感病品种上发病严重,发生面积26万亩。
7、稻曲病
偏轻发生(2级),主要在中、晚稻上发生,若感病品种(组合)破口期遇适温多雨天气有可能大流行,发生面积37.5万亩。
8、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偏轻发生(2级),如白背飞虱迁入高峰与水稻敏感生育期吻合,且白背飞虱带毒率偏高,则有流行风险,发生面积37.5万亩。
9、其它病虫
稻螟蛉、稻象甲、稻水象甲、稻蓟马、粘虫、稻蝗、稻胡麻叶斑病、叶鞘腐败病、霜霉病、细菌性褐条病、细菌性基腐病、恶苗病等病虫轻发生,将造成一定危害。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
二化螟:据各县市3月份冬后病虫基数调查,二化螟有效虫源田面积为219.6万亩,各县市区平均每亩有活虫一般为362-11436头,全市加权平均为3573.85头,为上年的8.5倍,基数远超常年,为历年平均的3倍;死亡率为0.47%,1000根稻桩活虫数17.7头,为上年的6.5倍。各类型田中以板田基数最高,全市加权亩活虫数为5398.65头。其中望城区亩活虫头数为11436头,分别为去年同期的61.5;浏阳市板田、绿肥田、春季作物田亩活虫头数分别为12120、7240、5640头,分别为上年的4.85、34.3、11.63倍。预计今年的二化螟发生为害情况重于上年及常年,特别是局部地方第四代二化螟将较重发生。今年入春偏早,二化螟发育进度比去年早3-5天。
大螟:大螟有效虫源田面积159.9万亩,冬后活虫加权平均每亩104.9头,是上年的7.3倍。
纹枯病:田间菌核残留量大,各县市区一般每亩菌核量3.31-17.2万粒,全市加权平均为110.81万粒,具备大发生菌源基数。感病品种面积381万亩,感病品种比率达84.97%。
稻瘟病:菌源分布面广,感病品种面积176.1万亩,感病品种比率50.43%,具备病害流行的基础。
2、品种布局因素。我市今年计划种植水稻452.93万亩,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40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88%,我市水稻主栽品种仍以粗秆大穗、优质高产型为主,生长量大、田间郁蔽,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我市局部地区应急性低镉品种种植面积增加,大多数品种抗性弱,加大稻瘟病流行风险。稻瘟病及稻曲病感病品种面积较大,若遇不利气候,可能发生较重。
3、耕作栽培因素。一是2018年种植结构调整30万亩,重金属污染治理式休耕6.29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将减少40-50万亩左右,这将大大增加了二化螟虫源田,桥梁田增加,有利于二化螟发生危害。二是全市水稻机收面积进一步扩大,由于机收田的稻桩高,有利病虫害的越冬与积累。一季稻、双季稻混栽,且栽插期长,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有利水稻病虫辗转为害。三是一些高产栽培措施和部分农户偏施、迟施N肥等种植习惯,使水稻田间生长量大、田间郁蔽度大,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害虫的取食与增殖及病害的发生流行。四是油-稻、烟-稻、瓜-稻轮作模式的推广提升了农业产业效益,也稳定了二化螟等越冬害虫的虫源田面积。五是受重金属治理休耕的影响,部分水田将不再种植水稻,进一步加大了越冬害虫的虫源田面积。
4、人为因素:早稻有一定规模的集中育秧,统一消毒浸种催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推广实施中、晚稻育秧药剂拌种技术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的全面铺开,会提高对重大病虫及突发病虫的防控能力。
二、蔬菜病虫
(一)发生预测
全市计划蔬菜播种面积为139万亩,预计我市2018年蔬菜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3级),病虫并重。其中中等发生(3级)的有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白菜软腐病、十字花科霜霉病、作物疫病、烟青虫、辣椒炭疽病等;偏轻发生(2级)的有菜蚜、黄曲条跳甲、豇豆荚螟、小地老虎、瓜绢螟、烟粉虱、瓜类枯萎病、辣椒病毒病、茄科作物青枯病、猝倒病等;轻发生(1级)的有灰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
(二)预测依据
1、我市近几年蔬菜种植面积大,蔬菜品种多,一年多茬,播期不一,插花、连作、套种等有利于害虫增殖危害和病害流行。
2、种植散户多,病虫害种类多,而防治难以统一,随意性大,有利于蔬菜病虫种群发展和加重危害。
3、蔬菜病虫害抗药性强,防治水平低。目前许多病虫害如斜纹夜蛾、小菜蛾,抗药性强,一般农药防效不佳。
三、油菜病虫
偏轻发生,全市种植油菜76万亩。预测:全年油菜病虫为偏轻发生,油菜菌核病偏偏轻发生,油菜霜霉病中等发生,油菜病毒病、蚜虫轻发生。
公益提示:
1.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又好又快发展。
2.《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